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为肿瘤装上“GPS” 让脑瘤之王“见光死”

“感觉爸爸的‘网络信号’从2G恢复到了5G!”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科率先在重庆成功开展一例创新手术,通过术中光动力治疗联合显微手术,为一位60岁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清除了隐藏在脑组织深处的肿瘤威胁。

一个月前,60岁的李大爷出现持续性头痛,并且反应变得迟钝。李大爷的女儿表示,自己父亲说话变得吞吞吐吐,呼叫名字也是几秒后才有反应。随即,李大爷被家人送到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李大爷被确诊为“新发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手术能切除可见的肿瘤病灶,但其浸润性生长的癌细胞却无法彻底根除,残留的癌细胞会在病灶周围分散,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如何有效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神经肿瘤科团队决定采用“术中光动力联合显微手术”的探索创新方案。

神经肿瘤科主任杨海峰表示,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激光光源进行治疗的方法,能够破坏肿瘤细胞并刺激免疫系统,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光动力治疗在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能够有效补充常规手术中难以发现的潜在微小病灶,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脑组织,具有精准性高、补充性强、安全性好等特点。

术前48小时,治疗团队为李大爷静脉注射了光敏剂血卟啉。“血卟啉就像专门识别癌细胞的‘侦察兵’,会相对集中地聚集在肿瘤组织中。”神经肿瘤科主治医师唐荣华解释,“当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时,这些装有‘GPS’的侦察兵就会产生反应,让肿瘤细胞无处遁形,帮助我们能够精准识别并顺利清除。”

9月30日,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治疗团队首先在高精度手术显微镜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随后,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手术区域,激活光敏剂,清除残余的微小肿瘤细胞。

微信图片_20251016090749_114_231.jpg

“这就像先由‘主力部队’进行正面作战,再由‘特种部队’进行精准清剿。”杨海峰主任形象地比喻,“显微手术解决大病灶,光动力治疗清除微残留,这一创新术式可实现‘1+1>2’效果。”

术后,李大爷的恢复情况令人欣慰。原本的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反应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他现在的反应速度基本恢复正常,能够及时回应家人的呼唤,语言交流也更加流畅。”李大爷的女儿欣喜地表示。

日前,经过系统的术后康复,李大爷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功能恢复完好,已顺利出院。

(作者:王小生 作者单位:沙坪坝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