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卖骑手数量已超千万,作为新业态下的庞大劳动群体,他们的权益保障需要政策持续跟进,平台也理应倾听外卖骑手心声、回应合理诉求,在管理上持续优化,为外卖行业注入更多公平与温度。
美团外卖员能屏蔽顾客了?近日,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的相关贴文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10月11日,有美团骑手证实,确实收到了该消息。
骑手提供的页面信息显示,美团目前已在晋江、绍兴等7个城市试点上线了骑手评价用户和骑手屏蔽用户功能,订单结束后的48h内可在订单页评价用户,该功能未来计划逐步拓展至全国。
消息一出,许多网友表示支持。究其原因,现实中不少外卖纠纷的症结出在顾客身上,或是地址填写错误,或是电话打不通、人联系不上等等,甚至有顾客因自身情绪不佳而将不满转嫁给外卖员,到头来被辱骂、拉黑、投诉的反而是辛苦送餐的“小哥”。面对此类情况,外卖员往往因维权乏术而有苦说不出,如果还要急着送下一单,最终也只好赶紧“认栽”。
“点赞,小哥们需要被尊重”“对恶意难缠用户就该屏蔽,外卖小哥也不容易”……网上大量评论都表达了对“小哥”的理解与同情,这也体现出对于更好保障外卖员权益的呼唤。
质疑的声音同样存在,有网友提出,这一举措会不会让外卖员能够“任性选单”?遇上高层没电梯、保安不让进、送餐路太远等情况,外卖员反手一个“拉黑”,难道要换成顾客“干瞪眼”?
外卖员屏蔽顾客并非“无门槛操作”,而是需通过平台规范流程进行。首先,屏蔽要有正当理由,如“遭遇顾客辱骂、恐吓威胁等场景”,提交相关证据后才可勾选“不再为该顾客送餐”;其次,平台会对屏蔽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生效,且外卖员最多同时屏蔽两名用户;此外,屏蔽用户将在365天后自动解除。
从上述规则看,网友们不必过于担忧,外卖员使用屏蔽功能有着明确的限制,并非想拉黑谁就拉黑谁、想不送就不送。不过,这些质疑也为平台后续优化功能提供了重要思路。人们期待的是,相关举措既要能够保障外卖员权益,也要避免正常顾客的利益受损,不断寻找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目前,美团推行的外卖员屏蔽顾客功能仍处于试点推广阶段,实际效果有待检验,规则细节也尚有进一步探讨和调整的空间。但这一尝试无疑开了个好头,值得其他平台参考借鉴。我国外卖骑手数量已超千万,作为新业态下的庞大劳动群体,他们的权益保障需要政策持续跟进,平台也理应倾听“小哥”心声、回应合理诉求,在管理上持续优化,为外卖行业注入更多公平与温度。
(津云评论员|嘉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