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最美应急人”——记石柱县九龙四海应急救援队队长

“非常感谢你们的及时救援,帮助找到这名走失18个小时的八旬老人,还将老人从荆棘密布的深山老林中抬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9月20日,王家乡的干部和群众,紧握着石柱县九龙四海应急救援队(下称九龙四海救援队)队长马宇锋和队友们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救援队员在王家乡救援 (1)

2020年9月,热衷公益事业的马宇锋正式成立了九龙四海救援队。5年来,他和队友们风雨兼程,在全县参加救援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在逆行中守护生命,在义无反顾中传递着人间大爱,用见义勇为的善举和担当,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马宇锋先后获评“石柱县最美应急人”“重庆山火救援逆行勇士”“重庆市第九届重庆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殊荣。

马宇锋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聚力本土,深山救援显大爱

“真心感谢你们的帮助,你们是真正的最美应急人!”今年4月上旬,石柱县数名群众将一面印有“危难之际显身手深山救援解困忧”的锦旗送到九龙四海救援队,对马宇锋和队友们紧急救援,助其深山脱困一事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原来,在此前的一天晚上,九龙四海救援队接到群众求助,称有多名孩子和大人在前往三河镇辖区的青纱顶(小地名)参加徒步旅游时,因下雨雾大,疑似在山林中迷路并失去了联系,请求帮助搜寻。

接到求助电话后,九龙四海救援队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马宇锋随即组织起谭帅、陈晓等10名队员,携带无人机、救援绳、急救包等设备,连夜进山搜救。

马宇锋主持召开工作会议

由于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更因山上地势险峻,植被茂密,夜间雾大,温度骤降,手机处于无信号状态,大大增加了搜救难度。

马宇锋和队友们冒着小雨,通过强光手电筒传送信号、高声呼叫,克服山路湿滑、荆棘密布等重重困难,经过三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在高山顶上的密林间成功找到了被困人群。

经过初步检查,无人员受伤,搜救队员悬着的心才落了地。他们与随后赶到现场的辖区民警、消防救援队员一起,成功护送大家安全下山,历经9小时的紧急救援行动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马宇锋年过不惑,在他不懈努力下,九龙四海救援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到拥有救援车、挖掘机、排涝车、清障车、冲锋舟、声呐仪等各类救援装备和50余名应急救援队员的专业队伍,成功找回走失群众100余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转战区县,烈火鏖战显担当

“危难时刻显身手赴汤蹈火为人民”“无私救援爱心无价”……在马宇锋的办公室里,一面面锦旗,映射出一颗颗志愿丹心;一封封感谢信,成为一次次艰苦救援中最温暖的注脚。

2022年8月,涪陵、南川、巴南、大足等区县相继发生森林火灾。山火肆虐,如不及时扑灭,将危及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众多森林资源的安全。

参与其他区县森林扑灭工作 (1)

接到邀请后,马宇锋和队友们毅然向火而行。他们带上装备、驾驶救援车辆,经过“急行军”,到达森林灭火第一站涪陵。架设水泵、铺设管道、搬运灭火机、铁扫把、水枪……队员们顾不上休息,顶着窒息的高温热浪,既分工又协作,紧锣密鼓展开灭火作业。

口渴了,他们一口气可以喝下两瓶矿泉水;中暑了,他们把藿香正气口服液当水喝;饥饿了,他们就在火场吃志愿者送来的盒饭;累困了,他们就席地而卧,休息片刻,用矿泉水冲一把脸,再上火场。

紧张激烈的灭火工作中,尽管有时候眼睛睁不开,鼻孔里吸满灰尘,吐出来的口水带着黑色,脚上磨出了血泡,手背上被荆棘划出血口……但他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一直跟“火神”赛跑。

参与其他区县森林扑灭工作

面对无情的火魔,他们勇做逆行者,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历经九天九夜,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在完成涪陵区的救援任务后,还转战在南川、巴南、大足的各个森林火场,全力以赴守护着茫茫林海和万千百姓的安全,圆满完成了各地的森林灭火任务,谱写出一曲曲鏖战烈焰映丹心的壮丽赞歌。

驰援外省,洪峰勇筑生命舟

2021年7月中旬至下旬,河南省新乡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多地洪水暴涨,河流决堤、洪水倒灌等险情爆发。目之所及,原本的平地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汪洋,众多村民被无情的洪水围困,有的爬至屋顶,在恐惧与无助中焦急地等待着救援。

面对来势汹汹的特大洪灾,新乡市相关部门心急如焚,迅速向九龙四海救援队发来了救援邀请函。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邀请函后,马宇锋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行动起来,组织3辆救援车、1辆排涝车,并召集了16名经验丰富的队员,携带了救生衣、铁锹、抽水泵、冲锋舟等应急装备,马不停蹄地紧急驰援新乡。

马宇锋(中)在搬运救援物资

一路上,狂风呼啸,暴雨倾盆,但这些都无法阻挡马宇锋和队员们前进的脚步。到达灾区后,他们冒着汹涌澎湃的洪水,驾驶冲锋舟,在新乡市区、下辖卫辉市及鹤壁市的浚县,紧张有序展开救援工作。

遇被淹房屋,他们俯身呼喊寻找被困者;见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小心翼翼背上冲锋舟;洪水湍急处,他们几人合力稳住舟身,再平稳驾驶;当有障碍物挡路时,他们就下水徒手清理……

马宇锋和队员背群众转移和用冲锋舟转移群众

晚上,他们只能睡在狭窄的冲锋舟上、救援车上;生活上,用自热饭、方便面简单解决。虽然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始终坚守在救援一线。

历经数日艰辛鏖战,马宇锋和队员们用冲锋舟搭建起“生命之舟”,共安全转移被洪水围困100余人,搬运各地捐赠的救援物资1000余吨。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他们的手掌和脚掌泡得发白。

在马宇锋的手机里,存着数百张救援现场的照片和短视频,从河南新乡到河北涿州、贵州榕江,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些“逆行者”用坚守和担当,奏响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和美旋律。

社会各界赠送的部分锦旗

回首救援路,灾难与危险如影随形,可马宇锋和队友们从未退缩。每一次义无反顾的逆行,是他们对生命的庄严承诺;每一次争分夺秒的救援,是与死神的顽强较量。他们不仅照亮了生命的希望,更传递着人间大爱,以满腔热血与真情,共同守护着这安全又温暖的社会。

(  作者:隆太良 编辑 马路遥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