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重庆部署七大重点任务 具体实现“六个新”

重庆在超大城市发展、服务、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和经验?本次全会在“两个转向”的历史方位下,又有哪些考虑和安排?8月19日,在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新闻发言人姜辉就此回答记者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8-19_135137_303.jpg

8月19日,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 周凯航 摄

姜辉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市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城市工作的理念、机制、体系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牵引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持续迸发,进入赶超跨越、争先进位新征程。经过直辖28年来的接续奋斗,重庆实现了从老工业基地到智造重镇、从内陆腹地到开放枢纽的巨大跃迁,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台阶、较直辖初增长超2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8倍,城市建成区面积1945平方公里、增长4倍,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能级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城市美誉度辨识度影响力大幅提升。

“在长期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姜辉介绍道,一是注重树牢城市工作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落实落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求;二是注重数字赋能整体智治,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牵引,形成智能、高效、精准的共建共治共享城市运行新格局;三是注重改革攻坚创新突破,动真碰硬直面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堵点卡点难点问题;四是注重硬件软件一体建设、整体提升,加快构建山、水、城、文交融互促、交相辉映的城市发展新形态;五是注重强化党建统领,全面提升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此次全会提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是党中央赋予重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独特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部署提出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去年视察重庆时量身定制“两大定位”新使命新任务,为重庆乘势而上打开超大城市发展新局面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战略支撑、带来了重大机遇。

第二个方面是重庆城市工作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具体体现为“4个新阶段”,即:城市发展从粗放低效转向集约高效的新阶段,城市治理从条块分割、城乡分离转向整体智治精细化为主的新阶段,城市动能从房地产驱动转向科技、产业、文化赋能驱动的新阶段,城市风貌从偏重局部缺乏协调转向整体大美更具特色的新阶段。

第三个方面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结构性问题。城市发展能级和竞争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城市规、建、运、治整体统筹效能不高,城市老龄化少子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明显,超大城市治理的理念方法手段亟需变革重塑。

姜辉表示,全会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市工作的目标方向,部署了一批牵引性、战略性、关键性重点举措,是新征程上我市城市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全会科学确定了到2027年重庆直辖30周年、2030年、2035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具体实现“六个新”:

全面培育创新开放富有活力的城市发展新动能;

全面优化韧性可靠敏捷高效的本质安全新体系;

全面构筑舒适便利普惠可及的高品质生活新图景;

全面塑造绿色低碳整体大美的山水都市新风貌;

全面弘扬崇德向善文化繁荣的城市文明新风尚;

全面探索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城市治理新范式。

锚定这些目标,重新安排部署了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培育城市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提高市域本质安全韧性水平、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品质、推动城市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超大城市数智化协同高效治理能力等7个方面重点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活力动力,创新“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健全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推进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同时,会议对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进行了系统部署,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  作者:周凯航 卞凯翔 彭佳琪 谢颖(实习)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