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是一名二手汽车经销商。前段时间,有人告诉他,能以市场价格的七折,帮赵先生购进一批畅销的新能源汽车。看到有利可图的赵先生信以为真,全款支付了489万的购车款。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说好的新车没有交付,钱也没能退回来,这让他十分揪心。
赵先生在巴南区经营着一家二手汽车销售公司。9月份,一位姓赵的男子赵某宏,主动找到他,自称曾经做过重庆一家车企的区域销售老总,能量大,渠道多,可以以市场价格的七折,帮赵先生订购畅销新能源车新车。但要办妥此事有两个条件,第一:要先付全款;第二,因为渠道非常隐秘和特殊,必须低调保密。9月1号,赵某宏安排了手下一名姓王的员工,以个人名义,与赵先生签订了购车合同。合同约定:赵先生购买25辆新能源车,预付全款489万,对方在25个自然日内交付。
赵先生说,依照双方约定,他向赵某宏手下员工的私人账户,转款七十多万,并向车企对公账户转款四百多万。然而,对方承诺交付的25辆新能源车却迟迟不见踪影。随后,赵先生还发现,多家二手汽车经销商都在赵某某这里订购了车辆,也陷入了无法提车的尴尬。11月8号,赵某宏摊牌:表示自己没有办法交付车辆,同时,由于资金链断裂,没有办法退款。随后,赵某宏到公安机关投案。
11月10日,涉事的汽车厂家召集报案人开了会,详细了解大家的相关情况,并分别对购车资金对公、对私预付情况做了登记。汽车厂家的现场负责人向大家表示,该“中间商”与汽车厂家不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其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对汽车厂家造成严重影响。下一步,汽车厂家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共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据了解,赵某某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控制,警方正在对此案展开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