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师傅干手机维修多年,一并做着手机回收生意。前段时间,邓师傅回收了一台“全新”的苹果手机。就在把手机转卖给下家时,邓师傅才发现,自己是被结结实实地“套路”了一把。
9月3日下午,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来到邓师傅店里,表示要出手一台全新的iPhone16Pro Max。邓师傅一看,手机似乎确实如对方所说是全新机,连包装盒的封条都没拆开。每部苹果手机,都有独一无二的序列号,可以通过序列号查询到手机的情况。邓师傅通过包装盒背面的序列号查询,结果显示,手机确实是未激活状态。凭借这个信息,邓师傅放心地跟对方交易,以830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台未拆封未激活的手机。
当天晚些时候,邓师傅带着这台刚收来的手机,找到同行黄老板,准备把手机转卖给对方,没想到,黄老板发现,包装盒的封条不太对劲。双方决定拆开封条,打开包装盒一探究竟,这下发现了问题,包装盒里的“手机”,布满了指纹,看上去脏兮兮的,开机后的画面,也明显不是苹果系统的界面。
近万元的全新旗舰机,秒变几百都不要的山寨模型机,邓师傅投入的8300元很可能打了水漂。黄老板还告诉记者,这台山寨模型机,外观和重量都跟真机极为相近,装在盒子里根本无法辨别。想要为手机“验明正身”,只能打开盒子检查。但这种全新机一旦拆封就会掉价,回收的人一般不会贸然拆封验机。这招“狸猫换太子”的套路能成功的关键,正是利用了这一漏洞。
目前,邓师傅已经向两江新区公安分局报案。民警已经介入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