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今年77岁,她的父亲是一位老中医。父亲去世后,留下一些遗物,其中包括医师证书、行医证等等。刘阿姨想把这些东西捐出来,但她不知道,父亲的遗物是否有价值,也不知道捐赠的渠道。
在江北区的一家养老院,记者见到了77岁的刘阿姨。因为股骨动过手术,她失去了部分行动能力。刘阿姨介绍,她的父亲叫刘溶川,重庆巴县人,出生于1897年。13岁在私塾学医,学成后,在临江门开了一家中医诊所,治疗了很多病人。1993年,96岁的父亲去世后,给刘阿姨留下了三件东西:1952年的中医师证书、 1953年的结业证书 、1981年的临时行医证。
随着自己年岁已高,刘阿姨觉得,应该给这些“传家宝”找一个更好的归属。所以她向我们630求助,希望记者联系博物馆的专家,鉴定一下这些东西是否具有文。如果有,刘阿姨打算把它们全都捐出来。
带着刘阿姨的“传家宝”,记者来到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部。经过专家初步认定,这三件东西都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价值最高的是1952年的中医师证书。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中医师资格认证文件,是研究新中国医疗制度规范化的重要物证。
专家说,建国初期,中医师证书发放数量有限,现存实物不多。所以刘阿姨捐赠的这件物品,将会填补重庆地区此类证书的空白。下一步,博物馆将召集专家做鉴定,完成评级工作后,还会给刘阿姨发放一份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