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川的 小袁前段时间为购买二手车支付了一笔定金,可刚付完定金,他就跟车商老板为车况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究竟是什么事让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呢?
据小袁介绍,自己想买的这辆二手车比市场价大概低7000元左右。小袁出示的聊天记录中显示,商家之前只承认车辆有补漆,其他完好,并且否认车辆出过险。可小袁在付完4300元定金后,查询的出险记录中显示这辆车是全损车,他认为老板存在故意欺瞒。
采访中,车商老板李先生却向记者提供了另外一个聊天截图,截图中显示,他明确告知小袁,车辆有过大事故,发动机都报废了,如今小袁要退定金属于找茬。 那既然是事故车也定过全损,那李先生为何又告知小袁没出过险呢?
那小袁又为何会对李先生在聊天记录中提及的事故车,甚至连发动机都报废了的事充耳不闻呢?小袁告诉记者,他认为这是对方不耐烦的敷衍。
采访中,双方都围绕着几张聊天截图各执一词,可当记者询问他们是否还有更有力的证据时,双方都拿不出相应的合同或其他直接证据。630法律服务团律师杜江涌认为,任何的交易都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和聊天记录上,而是应该白纸黑字写下来,形成合同,针对二手车交易,在付款前,应该将对应的车况信息罗列到合同当中。
发稿前记者得知,李先生在退还了2500元给小袁后,双方达成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