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从“科研爆款”到“出海远航” 重庆柑橘产业更“甜蜜”

柑橘、柠檬、柚子,同属芸香科柑橘属,它们共同组成了重庆的“柑橘产业矩阵”。近年来,各区县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这一特色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条增值”跨越,不仅让“重庆柑橘”香飘全国,更让果农的腰包越来越鼓。

这段时间,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曹立团队培育的第五代杂交品种“阳光2号”走红网络。软嫩多汁、酸甜适口的风味,收获了消费者的好评,短短一周时间,两万多斤柑桔被“一抢而空”,实现了“科研果”与市场反馈的“双向奔赴”。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研究员曹立:“最高峰一天是卖了3000件,这个新品种刚刚面世,就受到如此欢迎,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西南大学研究生王钦:“果子到底好不好,最终是市场和消费者说了算,通过这次销售,我们能直接听到大家的反馈,对我们未来的研究,都特别有帮助。”

深秋时节,随着早晚温差加大,忠县新立镇的“九月红”脐橙正快速积累着糖分和风味物质,果实的颜色也逐渐转为金黄进入了成熟期。“九月红”相比普通脐橙,要提前近两个月上市,主打“错峰销售”。

忠县姊忠柑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运龙:“今年单品质量都很好,随着气温下降,下月初就可以大量上市了。”

在荣昌区,当地柠檬产业则瞄准“走出去”,用高出汁率、酸度适中的优良品质拓展外贸订单,增加产业收益。

荣昌区吴家镇柠檬果园负责人鲜国红:“产量大概在四五百吨左右,销售渠道比较稳定,通过外贸公司销往俄罗斯等国家。”

在黔江区濯水镇,阿蓬江两岸的柚子进入销售旺季,不少游客穿梭林间体验采摘乐趣。当地依托生态优势,将柑橘种植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了“以旅促农、以农强旅”的良性循环。

游客:“水分重,不酸不涩,刚才尝了一个,很好吃。”

黔江区濯水镇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文成波:“阿蓬江沿线种植柑橘4800余亩,涉及农户1200余户,年产量在7500吨,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