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飞线”充电危害大,去年3月,今日关注以《让人担忧的“飞线”》为题,报道了潼南部分居民区“飞线”泛滥、安全隐患突出的情况,引起当地相关部门重视,随即开展了专项整治,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年半时间过去了,那里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119全国消防日前夕,《今日关注》记者再次前往潼南进行了走访。
去年的报道,涉及到学府春天、名仕豪园等多个小区,这次记者采访,仍旧选择这两个地方入手。进入学府春天小区,一根根从天而降的“飞线”立马映入眼帘,其中最长的一根,直接从18楼上面延伸下来,长度超过了60米。
学府春天小区居民:“飞线这个好危险哟,尤其是你看,从那楼顶到下面来了。”
“飞线”从天而降,末端往往连接着插线板,主要用来为电瓶车充电。为防止进水,这些插线板大多用废旧塑料桶,或者是塑料袋罩在外面,有的甚至直接扔在墙角,安全隐患非常突出。
学府春天小区居民:“线那样挂着有点危险,线路坏了,怕引起燃烧。”
名仕豪园小区里,私拉乱接的情况同样非常突出。小区物业的周经理介绍,据统计,整个小区长期存在的“飞线”有170多根,虽然物业经常进行劝导,但因为没有执法权,管理难度很大,他们时常提心吊胆。
名仕豪园小区物业周经理:“因为飞线经过人家的窗户,涉及到有铝合金、铁皮棚,它万一把线磨破了,它会导电,涉及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采访中,记者还先后走访了凤天丽城、水晶翠园、涪江水岸等多个小区,“飞线”充电这种违反消防法规的情况普遍存在。入夜之后,往往是电瓶车充电的高峰,10月24日星期五,晚上8点过,记者以居民身份,向潼南区应急管理局反映了情况,希望派人来现场查看,不过值班人员表示,他们来不了。
一位潼南区应急管理局值班人员:“可能要星期一星期二来处理,现在没有人。”
按照值班人员的说法,晚上没有执法人员,只有等周一上班后,才能派人来。但是,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只要隐患存在,危险随时可能发生。随后,记者表明了身份,结果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潼南区应急管理局就组织“飞线充电治理专班”的人员,前往现场展开了应急处置。
飞线充电治理专班工作人员:“先收到一边,我们去敲门,请他们从上面拉上去。”
区应急管理局应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胡洁表示,“飞线充电治理专班”由应急、住建、公安、经信等多个部门组成,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
潼南区应急管理局应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胡洁:“今年已经累计联合执法开展四十余次,处理各类小区电动自行车飞线违规充电,还有违规停放等问题有八百余处。”
记者:“效果呢?”
潼南区应急管理局应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胡洁:“效果还是很好。”
按胡主任的说法,去年以来的整治效果很好,但实际采访中,当地居民和小区物业却不这么看,因为这样的联合执法他们经历过很多次,每次都治标不治本,“飞线”很快死灰复燃。
名仕豪园小区物业周经理:“这个执法怎么说呢,这个有点漫长,来了,就在小区转了,也上了门,然后不了了之。”
据了解,去年以来,包括潼南区住建委、应急管理局在内的相关部门组织各方力量,按照1:5的比例,加大了电瓶车充电桩建设力度,车主的充电需求可以得到满足。私拉乱接“飞线”,更多的是车主们图方便。而乱象始终得不到消除,暴露出的是管理和执法力度不够。其实,在“飞线”治理的问题上,不少地方都探索出了疏堵结合的有效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何因地制宜,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潼南区应急、住建等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去年3月到今年11月,相信当地在整治“飞线”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为何就是看不到效果?这个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好好反思。如果管理上、执法上不敢碰硬,不能动真格,那“乱象—整治—再乱象—再整治”的怪圈,恐怕就很难走出去。“飞线”隐患何时能消除?我们拭目以待。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王安礼 伍文涛 吴忠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