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广电-第1眼TV
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这是最基本的民生诉求。然而,过去三年多以来,这个基本而简单的民生诉求,对长寿区石堰镇部分居民来说,却成了一种奢望。原因是这里的自来水经常浑浊泛黄,正常的洗衣做饭都成了问题。自来水不达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石堰镇兴隆村周边的几个村社,人口比较集中,早在二十年前,当地上万居民,就用上了自来水。不过从三年前开始,居民们就陆续反映,说家里的自来水时常出现浑浊泛黄的情况,无法使用。
长寿区石堰镇兴隆村居民:“黄的,水是黄色的,就像‘牛尿水’,沉淀之后都不行,不清亮。”
长寿区石堰镇兴隆村居民:“马桶里面的水,都是这么厚的泥浆子,乌黑乌黑的,黄黄的,有时候是黄的,有时候是乌黑的。”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居民就只能长时间放水,将管道里泛黄的水排空,然后才能使用。
长寿区石堰镇兴隆村居民:“需要一直放,放很久,就算一直放,我觉得可能要放一个小时左右。”
长寿区石堰镇兴隆村居民:“起码要丢一千斤(重的水),放四五桶水浪费掉,经常都是这样。”
排水耗费时间不说,这放掉的脏水,还得居民们自己来买单。
记者:“你们反映过吗?让他们来处理。”
长寿区石堰镇兴隆村居民:“反映过的,举报过的,说过的,(水厂)说慢慢来处理,管一段时间,时间长了管子里还是有淤泥,水一放一停一冲刷,污泥就来了。”
据了解,自来水浑浊泛黄,往往发生在停水之后,一旦供水恢复,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负责石堰镇兴隆片区供水的,是长寿区开投水务有限公司三条沟水厂,由于水源地发生变化,从几年前开始,水厂向兴隆片区供水时,启用了管径更小的旧管线,导致供水量明显不足,停水频繁。
长寿区开投水务三条沟水厂厂长陈鹏飞说:“就启用了石堰DN159的老管线,但是老管线的输水量,它跟DN325的输水量相比,它肯定有缺口。”
除了供水量不足,明显老化的旧管线还故障频发,经常爆管,这也加剧了停水的状况。而老管线全都是铸铁材质,内部锈蚀严重,一旦恢复供水,管线压力发生变化,沉积在管道内的铁锈等沉积物,就会被冲刷到供水末端,导致出水浑浊泛黄。
长寿区开投水务三条沟水厂厂长陈鹏飞:“我们水厂也对末端进行了大量的排污,但是避免不了少量的水,把这个管壁上的水冲刷到用户末端,导致用户他们接到水以后,有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就是水有点黄。”
按说,原因已经找到,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情况就应该能得到解决。但为何三年来,这事迟迟没有结果?对此,石堰镇水利建设岗的刘朝彬表示,兴隆片区周边涉及多个村社,供水面积大,供水管线长,如果要进行彻底改造,投入比较大。
长寿区石堰镇水利建设岗刘朝彬:“因为一直在争取这笔资金,不光是针对哪一个村换管网,涉及到全镇的管网,都是很多年前的老旧管网。”
长寿区开投水务三条沟水厂厂长陈鹏飞:“因为整个管网改造是900多公里,它的量比较大,所以说它有一个周期。”
投资额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似乎都是客观原因,但兴隆片区上万的居民,长期使用不合格的自来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又该如何面对?对此,长寿区水利局规划建设管理科科长田立新表示,他们已经启动了饮水安全和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将对三条沟水厂供水的所有区域、共计900多公里的老旧管线进行更新改造,原有的铸铁管将全部更换为PE管。
长寿区水利局规划建设管理科科长田立新:“这个工程完成之后,我们这三个镇,因为老旧管网老化导致的,比如爆管、水质不好等问题,将得到一个彻底地解决。”
当地水厂表示,工程改造完成之前,再遇到停水后恢复供水的情况,他们也会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做好不合格自来水的排放。
长寿区开投水务三条沟水厂厂长陈鹏飞:“我们可以通过打开,(用户)表前的阀门来进行排污,整个方量就不会进入用户管网里面的水表。”
随着饮水安全和环境综合提升工程的实施,兴隆片区供水质量有望得到改善,当地居民也看到了希望。但是回过头来想,浑浊泛黄的自来水出现了三年,当地相关部门是否存在对群众利益重视不够、对民生诉求回应不及时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好好思量。希望长寿区相关单位能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加快工程推进,让居民们早日喝上“放心水”。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杨慧卿 胡代坤 吴忠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