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2020年8月,璧山区千秋堰水库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涉及到要对283位村民进行房屋拆迁安置。可如今五年过去了,安置房连何时动工都没有着落,村民为此心急如焚。《今日关注》,一起来关注遥遥无期的安置房。
璧山区千秋堰水库拆迁户王亩碧:“只能烧柴没有天然气,他没有修,哪里有新房子?”
74岁王亩碧独自住在租赁的两间平房内,两个月前丈夫程良栋去世,临终前还在念叨自家的拆迁安置房。据了解,千秋堰水库是2019年开始拆迁安置的,总共涉及516位村民,其中货币安置233人,住房安置283人。而出问题的就是住房安置。
璧山区千秋堰水库拆迁户罗成友:“肯定没有自己的房子方便,我爸爸妈妈80几岁了,快要满90岁了,肯定想住自己的房子。 ”
村民们说,按照当初协议的约定,他们的安置房应该建在大路街道高速路口附近,2022年就可以入住。可时至今日,房屋却一直没有动工。
璧山区千秋堰水库拆迁户王亩碧:“拆我们房子的时候还是多省心,喊我们拆我们就拆了,喊我们搬家我们就搬家。”
千秋堰水库2023年便完成了建设,283位村民的拆迁安置房为什么却迟迟没有动工呢?记者以村民的身份,首先找到了璧山区大路街道。
璧山区大路街道工作人员:“我们璧北这边是由绿发集团进行一个代建,选址位置也确定了,是在高速路的下道口旁边,要建。”
大路街道表示,2020年确实承诺给千秋堰水库的拆迁户在大路街道修建安置房,并明确由璧山区绿发集团负责建设,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绿发集团一直没有启动施工。
璧山区绿发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是说了喊我们公司去代建,我们正准备去,准备出设计了,突然就不了了之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绿发集团表示,当时是区级主管部门通知暂停建设的,村民可以向水利局咨询此事。可当记者来到璧山区水利局时,对方却表示,这事还得找大路街道。
璧山区水利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虽然是水利工程,但是具体的房屋安置,没在我们这里,按道理说应该是镇街政府。”
村民们说,这几年他们就在几个单位之间来回奔波,安置房的事情一直被推来推去,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那么事情到底卡在哪里呢?几经辗转,记者找到了千秋堰水库的业主单位——重庆西部水资源公司。对方表示,千秋堰水库5.3亿元的工程总投资中,安置补偿资金有2亿元。这笔钱他们2020年就拨付给了璧山区征地事务中心。
重庆西部水资源公司璧山水库管理所所长吴从政:“我们签了一个双包干征地协议,把所有的资金打给了区里面,区里面责成的是区征地事务中心牵头处理,他们来实施征地移民的拆迁补偿安置这些。”
记者:“其实资金是落实了,钱给了区征地事务中心,是不是?”
重庆西部水资源公司璧山水库管理所所长吴从政:“对头。”
看来,拆迁安置房的资金是有保障的。那么,这笔钱到底是怎么使用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璧山区征地事务中心和大路街道之间却似乎出现了分歧。
璧山区征地事务中心主任刘洪:“它这个项目就应该大路街道来修建安置房,我们给了一些资金按项目进度来给钱,他修到一定程度才给,不可能一下全划给他们。”
璧山区大路街道征地拆迁岗负责人:“我们全部打给老百姓了,就是房子现金赔偿那一部分,包括现在的过渡费,每个季度都是发放给他们的嘛。”
记者:“安置经济适用房的资金没给?”
璧山区大路街道征地拆迁岗负责人:“对,我要有的话就修了,我没有我到哪里去修。”
一边说:你修了,我就给钱;另一边说:你不给钱,我怎么修?难怪拆迁户的安置房成了无头公案。随后记者再次找到了璧山区征地事务中心,这次终于了解到了关于此事的真实原因。据征地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些年大路街道的建设项目比较多,原来计划统一修建一个大的安置小区,但后来由于选择货币安置的村民比较多,如果继续按照原计划修建安置房,就有点得不偿失,这才导致安置房修建工程一拖再拖。
璧山区征地事务中心主任刘洪:“修那里的安置房,大路街道测算了要三个多亿,大路街道老百姓安置只有800多人,投资太大了就不划算。政府资源不能浪费,估计要进行调整,要通知老百姓来谈,要把他们调整到其他地方。”
拆迁安置户的心愿朴素而具体:尽快住进新家;而当地政府部门的考量,则着眼于资金效益与区域规划。两种诉求的错位,让安置房建设陷入停滞。本来,这两者之间是可以协调的,前期科学规划、后期真诚沟通,总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但如今,安置房一拖就是五年,老百姓四处奔走,却连一个确切的答案都得不到。希望当地相关部门好好反思,并拿出具体的时间表,切实回应群众诉求。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洋 罗彬 鹿亚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