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人防+技防”深度融合 重庆筑牢地灾防治安全线

八月是重庆的主汛期,也是地质灾害易发期。通过“人防+技防”深度融合,目前我市已构建了高效的地质灾害立体防治网。在近日的新一轮强降雨过程中,我市就成功预警多起地灾险情。

8月11日,云阳县泥溪镇石缸村出现暴雨天气,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警信号,各村社网格员迅速加密巡查。石缸村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2组高边坡出现落石迹象,党员干部立即组织附近5户13名村民撤离,就在撤离1个多小时后,高边坡出现多处大规模崩塌,造成多名村民房屋后墙垮塌,因提前撤离,无人员伤亡。

云阳县泥溪镇石缸村村民张定英说:“那天雨很大,村里面就把我们转移了,房子被石头打了个洞。”

云阳县泥溪镇副镇长姜霖介绍,充分运用141基层智治体系,上下贯通的优势,第一时间叫响叫应全镇网格员,地灾检测员等100余人,让预警信息零时差,直达基层治理网格末梢。

目前我市已建成近1.5万人组成的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员和村社(企业)地防员队伍,同时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一线驻守,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市地矿局地质环境处副处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张枝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联动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知名专家,在气象风险预警为橙色的时候,下沉一线,在雨前、雨中、雨后,对区县的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支撑。

智慧化手段也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大显身手,目前全市已布设智能化监测设备5万余台套,覆盖1.2万处地灾风险隐患点,做到应监测、尽监测。得益于智能化设备的提前预警,在本轮强降雨中,巫山县就安全转移38户84名村民,避免了人员伤亡。

四川九0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抱龙镇驻守地质工程师吕强说:“结合相关科技手段,对地灾点周边进行巡查,对地质灾害进行判断,一旦发生裂缝增大,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撤离人员,做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共遭遇16轮强降雨,发生地灾灾险情210起,因调度科学、预警到位、措施有力,雨前提前撤离避险1.2万余人,成功预警处置灾险情10处,避免170人可能因灾伤亡。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查管理处副处长曾国机表示,有关工作指标纳入“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推动实现地灾防治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监测预报、综合整治、销号管理全链条闭环管理,通过人防加技防,全力保障城市的地质安全和群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