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重庆境内的复兴油田探明地质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在渝诞生,也意味着我国西南地区在页岩油勘探开发领域实现“从无到有”的战略性突破。复兴油田产出的油,到底什么样?将为重庆带来什么?近日,记者前往位于丰都县的复兴油田第一期探明区块蹲点采访。进入今天的《联播观察》。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地质研究所主任师朱凯说:“我现在手上拿的这一瓶棕色的,就是我们泰页1井采出来的原油,它你看外观上它呈一种棕色,然后对比这种常规的原油,它常规的原油是呈黑色的。”
复兴油田首期通过审定的两千多万吨的页岩油和123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主要是位于丰都。记者所在的这片山区就是它的核心。这一口井叫泰页1HF井,也是整个复兴油田第一个开采的页岩油井,目前已经稳定地每天产出10吨左右的页岩油。
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的“复兴油田”首期确认石油储量达到2010.06万吨、天然气储量为123.52亿立方米。意味着这部分探明储量可以从“试采”转入商业开发阶段。目前,整个复兴油田一期部署了60多口页岩油井,每日出产原油超过100吨。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地质研究所主任师朱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油压表,反映这口井的生产压力,目前这口井油压有(接近)4.7兆帕,非常健康有力。我们还在不断地扩大我们勘探开发的阵地,明年就准备提报一个1亿吨的探明储量计划。”
事实上,早在2012年涪陵页岩气田发现后,中国石化的地质专家就已经着手四川盆地的页岩油勘探工作。但直到现在才获得认证,也说明勘探和开采的难度之大。页岩油,被称为“藏在石头缝中的石油”。如果把常规油田开采的石油比作已经诞生并成长起来的“大哥”,那么页岩油则是在地下深处尚未成熟、仍在孕育中的“小弟”,附着在页岩石或者缝隙中。尤其是复兴油田的页岩油,大都藏在地下纳米级的孔隙裂缝之中。
中石化勘探分公司涪陵项目部书记杨云龙介绍,通过压裂改造,给它修一条“路”,让它可以运动出来。
与开采难度对应的,是它的开发价值。受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传统石油储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勘探和开采页岩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复兴油田之前,我国已探明大庆古龙、胜利济阳、新疆吉木萨尔和江苏溱潼的页岩油田。而复兴油田的“诞生”,实现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战略性突破。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地质研究所主任师朱凯说:“它具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里面的这种石蜡,和一些轻烃的这种非常具有高附加值的这一些组分,含量是非常高的,可以达到25%以上。深加工的价值是非常高的一种原油。”
据介绍,复兴油田的勘探和开采技术沿袭了涪陵页岩气开发的技术体系,因地制宜迭代、深化,已在忠县、梁平、垫江、万州等地扩大产建范围。预计在2030年,将建成年产50万吨的原油生产基地。
中石化勘探分公司涪陵项目部书记杨云龙告诉记者,复兴油田的发现,也标志着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的诞生,也是整个重庆地区第一个油田,资源量近10亿吨。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地质研究所主任师朱凯说:“复兴的勘探开发的这个战场,会逐步扩大,采油量也会逐步增加,复兴页岩油田未来也可能,就像我们涪陵页岩气一样,为我们国内的其他页岩油区块,提供来自于我们复兴的经验。”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刘恋 张骏凯 杨珺旖 特约记者 严文霜 夏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