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建川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枚锈迹斑斑的子弹,它的背后是一段跨越68年的血泪记忆。
眼前这枚子弹,来自一支日伪军的步枪,1943年,它射入了新四军副排长张振华的左腿。由于战时医疗条件有限,子弹未能及时取出,从此与这位老兵“共生”了68年。
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讲解员段恩华:“中弹68年后,他要捐出这枚子弹,他的子女劝他,说要不等百年之后,但他自己悄悄去了医院,躺在手术台上,取出了这枚子弹。如今,能站着讲述这段历史的老兵已是少数,但这枚子弹不一样,它替一个时代永远地留在了我们面前。”
从战火纷飞到山河安澜,如今,当人们看见这枚子弹,了解到它背后的故事,也会更加懂得, 铭记是最深的致敬,传承是最好的告慰。
学生陈青浩:“现在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过来的。我作为一名中学生,现在需要努力学习,成为新时代的一个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