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打造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我市已建成52个“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既要让乡村面貌美起来,又要让乡村经济发展起来。2022年,我市启动“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全力打造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项目52个。

走进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占地450余亩的“自由原乡”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刚刚竣工。白墙黛瓦、绿树成荫,依山势星罗棋布的庭院,一步一景。整个片区68户农房,不仅有山水田园的诗意还有现代休闲的惬意。

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村民何永红:“健身器材都建好的,广场也建起,有一个活动的地方,打造得很美,现在我们年轻人都呆得住了。”

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村民慕玉:“现在修的路好走了,比原来好走得多。确实修得漂亮,还是可以。”

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示范片的产业也提前谋划布局。经过矿区生态修复和高标准农田改造,家家户户建起微果园,微菜园和微花园。同时文旅,康养,民宿,餐饮等业态也从无到有,逐渐兴起。今年上半年,村里游客数量超过一万人次,民宿增加到5家。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来安居创业了。

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村民何华东:“民俗和农家乐都搞起的,今后一年多可能就要好起来。还有我们二期马上要动工了,大环境出来了,今后返乡回来做生意的村民也好做了。”

大渡口区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俊杰:“现在增加了务工、自主经营、还有房屋出租等等,真正做到把家门口的风景变成家门口的就业,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

在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中,我市建立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建管用机制,全过程监督项目施工,村民与村委会(社区)签订协议,明确出资比例,激发群众“投智、投劳、投物、投资”参与项目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十四五”规划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100个省市级“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目标,重庆已提前完成,示范片项目共计52个。

市住房城乡建委村镇建设处处长林远征:“坚持微改造、精提升,鼓励群众以改造后的农房入股, 发展‘ 美丽乡村+ ’新业态,培育‘ 美丽经济+ ’新动能, 发挥‘小庭院’带动‘大产业’的作用,促进群众增收、村集体壮大,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有效转化。”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峰 李开文 特约记者 罗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