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让乡村面貌美起来,又要让乡村经济发展起来。2022年,我市启动“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全力打造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项目52个。
走进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占地450余亩的“自由原乡”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刚刚竣工。白墙黛瓦、绿树成荫,依山势星罗棋布的庭院,一步一景。整个片区68户农房,不仅有山水田园的诗意还有现代休闲的惬意。
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村民何永红:“健身器材都建好的,广场也建起,有一个活动的地方,打造得很美,现在我们年轻人都呆得住了。”
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村民慕玉:“现在修的路好走了,比原来好走得多。确实修得漂亮,还是可以。”
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示范片的产业也提前谋划布局。经过矿区生态修复和高标准农田改造,家家户户建起微果园,微菜园和微花园。同时文旅,康养,民宿,餐饮等业态也从无到有,逐渐兴起。今年上半年,村里游客数量超过一万人次,民宿增加到5家。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来安居创业了。
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村民何华东:“民俗和农家乐都搞起的,今后一年多可能就要好起来。还有我们二期马上要动工了,大环境出来了,今后返乡回来做生意的村民也好做了。”
大渡口区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俊杰:“现在增加了务工、自主经营、还有房屋出租等等,真正做到把家门口的风景变成家门口的就业,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
在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中,我市建立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建管用机制,全过程监督项目施工,村民与村委会(社区)签订协议,明确出资比例,激发群众“投智、投劳、投物、投资”参与项目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十四五”规划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100个省市级“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目标,重庆已提前完成,示范片项目共计52个。
市住房城乡建委村镇建设处处长林远征:“坚持微改造、精提升,鼓励群众以改造后的农房入股,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峰 李开文 特约记者 罗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