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连晴高温下,饮水保障更是至关重要。在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由于不通自来水,而隧道施工又导致地下水干涸,村民们不得不在院坝里摆满各种桶、盆,用雨水来代替基本的生活用水。前几天,《今日关注》以《寒坡村的“水桶阵”》为题,报道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难题。新闻播出后的第三天,寒坡村的水桶,就全部“下岗”了。一起来看《关注·回音》。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以前就是靠天吃饭,一下雨就用盆、桶接水,雨水要倒了,有了自来水我肯定要倒了,不要了。”
记者:“把院坝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是的。”
就在几天前,饮水问题都还是陈婆婆家面临的头等大事。家中的水桶、铁盆、白铁皮谷仓,都被摆放在院坝里,用来接住每一滴雨水。当记者再次来到寒坡村时,陈婆婆和老伴正忙着把院子里的水桶水缸水盆,全部收进家中。随着自来水的接通,饮水难题得到解决,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清澈的自来水。自然,这些大大小小的水桶,也就“光荣下岗”了。
记者:“水全部都倒了呀?”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倒了倒了,感谢你们。”
记者:“以后都不用桶接雨水了吗?”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不用了,不用了。”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想用就用,想开就开。”
记者:“有水了心情就不一样了。”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是呀,高兴了,有水就高兴了。”
据了解,接到《今日关注》记者的反馈后,隧道施工方——中环建设有限公司,对当地自来水管道的铺设安装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将施工人数从60人增加至110人,配套施工设备也增加了一倍,并采取两个班组早晚轮番作业的方式,在保证工人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快施工进度。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淳宗亮:“我们临时从当天晚上开始调整,早上的班组施工到11点,错过高温期,下午的班组从4点干到凌晨3点,这样抢班,设备也整整加了一倍。”
新闻播出后的第三天,村民们盼望已久的自来水终于接通了。大家靠天吃水、找水挑水的日子,彻底成为了过去式。
记者:“你觉得这水怎么样?”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这个水干净。”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还是可以的,清亮了。”
江津区嘉平镇寒坡村村民:“感觉还是可以嘛。”
施工方负责人表示,让缺水群众用上自来水,并不是工作的终点。接下来,他们还将与属地政府和供水企业进行协商,共同制订自来水维护、管理的相关办法,长远地保障寒坡村村民用水。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淳宗亮:“既然管道花了这么大投资安装,肯定要考虑后期村民正常、安全、放心地用水,这是下一步必须要做的工作,我们和镇街地方政府会再进一步洽谈、协商。”
从院坝里密密麻麻的水桶阵,到如今拧开龙头就有的清澈自来水。寒坡村水桶“下岗”,是对“民生为大”的具体诠释:那就是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锚定民生坐标,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以最快速度回应、以长效机制保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