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构建“九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攻坚,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相关做法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位于潼南区古溪镇的鹭鸶溪,一年前还饱受污水、垃圾等困扰,经过清漂、清淤及生态修复等治理措施,这里重现水清岸美的景象。
潼南区古溪镇龙滩村村民:“河两边又有了小路,我们早晚都可以散步了。”
潼南区古溪镇副镇长黄忠全:“持续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水质长期保持在3类以上。”
保护一江碧水的同时,蓝天保卫战也持续打响。走进位于双桥经开区的一家轮胎生产企业,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示企业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二氧化碳等数值。
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生产安全总监陈晨:“相继完成了烟气精准收集和烟尘治理,以及锅炉煤改气等环保项目建设,每年减少使用标煤1.8万吨。”
双桥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学林:“通过溯源梳理环保问题290个,提出环保整改措施364条,指导并帮助63家企业顺利完成环保整改。”
市生态环境局介绍,围绕“九治”攻坚,我市建立了“9+38”工作任务体系,即开展9项专项行动、实施38项重点工程。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较2023年增加8天,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高质量完成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累计建设“无废城市细胞”3800余个。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阳华:“今年打表推进‘九治’攻坚48项年度指标和24项重点工程,力争6月前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全域动态清零,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80%,年底建成‘无废城市细胞’4000个以上。”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畅 贺应桃 特约记者 段东敏 王浪 蒋坐 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