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号,云阳世界地质公园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宣布云阳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这是重庆首个世界地质公园。从恐龙化石的偶然发现到跻身世界级地质品牌,云阳贡献了怎样的地质奇观、文化底蕴与创新治理举措。今天的节目,一起走进这片世界级“地下宝藏”。
跻身“世界级” “申世”成功的密码
记者了解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评价标准,是必须拥有具备全球价值的地质遗迹。云阳世界地质公园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具备时代跨度大、分布范围广密、化石类型丰富的特点,这正是云阳成功入选的关键。
在云阳县普安乡老君村的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这面150米长、高度超6米的恐龙化石墙堪称瑰宝。5000余块恐龙化石以原始埋藏姿态凝固在岩层中,形成世界范围内单体最大的侏罗纪原址化石阵列,被古生物界誉为“恐龙化石长城”。它不仅填补了早—中侏罗世恐龙演化的空白,还衔接了恐龙演化过程中缺失的环节。
重庆市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代辉介绍,整个云阳恐龙动物群,是一个时代跨度非常大的动物群,正好处于云南禄丰动物群到自贡蜀龙动物群之间的这样一个时间,填补了这两个动物群之间的空白。
云阳世界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得益于其不可替代的地质与人文资源禀赋。云阳拥有长达18.2公里的“世界恐龙化石长城”和全球最大的侏罗纪单体化石墙,其恐龙动物群横跨整个中侏罗世,可以说是重庆乃至中国侏罗纪时期恐龙化石的典型代表。截至目前,在云阳发现并命名的,就有普安云阳龙、磨刀溪三峡龙、普贤峨眉龙、元始巴山龙、朐忍渝州龙、华彩江州龙 6个新属新种恐龙。值得一提的是,这片“传奇宝藏”的发现,也堪称传奇!
震惊世界的云阳恐龙化石群
是如何被发现的?
在恐龙化石遗址馆的参观者中,这位年轻人的感受可能最为不同。2014年6月的一个下午,这位云阳少年正在普安乡老君村放牛,一块随手拾起的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时也是为了逗小狗,在地上找石头,无意间看到石头有点异常。因为之前看相关平台报道过恐龙化石,在书本上也了解过,所以感觉可能是恐龙化石。”云阳普安恐龙化石群发现者周政告诉记者。
少年的意外发现,引起考古界的关注。2015年1月,全国古生物专家来到普安乡;2016年9月,发掘工作正式启动;2019年,云阳完成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次年3月,获批建设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这座“地下的恐龙化石长城”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此后,2023年3月,云阳参加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推荐论证会,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级评审,成为2024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2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单位之一。最终,成功加入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
世界地质公园与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并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大旗舰品牌,其核心理念是“保护、教育和可持续发展”。云阳世界地质公园的价值不单单是体现在地质奇观上,同样还体现在历史人文,以及在科学研究、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诸多方面的创新治理上。云阳世界地质公园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地,总面积1124.05平方公里,除了闻名遐迩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缸”的龙缸天坑,岩溶地貌与恐龙化石层形成立体交错的地质结构;云阳还拥有张飞庙、磐石城等1197处历史遗迹,众多遗迹与历史文化交织,共同形成了“地质-生态-人文”的遗迹保护体系。
保护、教育、可持续发展
让地质遗产“活起来”
云阳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同样在于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系统性实践。
在云阳世界地质公园的广袤版图上,地质与人文交相辉映——建于三国蜀汉末年的张飞庙延续1800多年的文脉,磐石城遗址留下“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的印记,彭氏宗祠延续晚清川东民居建筑的智慧,环湖绿道开启现代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对话……
秉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理念,在打造世界地质公园过程中,云阳还创新推出“龙环线”“水墨线”等旅游环线,串联恐龙主题景点与乡村生态。来自云阳县文化旅游委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34.32万游客用脚步丈量这片地质秘境,为全县带来1.39亿元旅游收入。恐龙地质公园与龙缸景区双双突破万人接待量,印证着“地质+”旅游模式的强劲潜力。
云阳县委书记陈道彬表示,创成世界地质公园,获得世界级金字招牌,其价值超乎想象。“认识 认知 认可”云阳的人将越来越多,世界地质公园间的交流互动,将为云阳参加国际性交流合作、展示推介提供很多机会。
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陶晓锋透露,将构建“地质公园+生态屏障”融合保护新模式,打造“地质+生态”的研学路线,开发“地质+文化”的科普产品,创新世界地质公园与城市营销、文旅业态、消费市场等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下一步,云阳还计划融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与国内外姊妹公园建立常态化互动,联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大三峡”文旅IP等等。如何以世界地质公园为支点,推动生态价值向发展动能的高质量转化。在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邓吉敏看来,一是要聚力做好高水平保护文章。围绕“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构建跨流域、跨自然地理单元的生态保护体系,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保共享发展机制,持续厚植生态底色,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二是要聚力做好高效率利用文章。依托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地质+生态”“地质+研学”“地质+文化”等融合发展新模式。三是要聚力做好交流合作和品牌文章。加强与国内外世界地质公园的交流合作,借鉴“大三峡·大巴山”文化旅游发展联盟经验,联动四川、湖北、贵州等地打造地质公园IP联盟,打响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在发布会上,当地负责人介绍,云阳是一座从恐龙脊背上走来的城市,创成世界地质公园,获得世界级金字招牌,给云阳带来了“三重”机遇:一是“认识认知认可”云阳的人将越来越多;二是“展示展演展望”云阳的平台将越来越大;三是“选择选取选定”云阳的项目将越来越强。我们期待云阳能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旅游城市能级,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