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重庆綦江:“五百工程”赋能龙泉振兴路

近年来,綦江区郭扶镇龙泉村党总支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集聚本土人才、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实施了“五百工程”,盘活闲置土地60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走出了一条“党建链”衔接“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416180724.jpg

党员干部到小麦种植基地检查小麦成熟度。(摄影:唐斌皓)

“五百工程”是龙泉村五个“百亩产业”工程的统称。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自2024年开始,龙泉村党总支采取电话沟通、返乡座谈、上门动员等多种方式为村集体招贤纳才,先后与本土人才、在外优秀人才、社会优秀人才达成合作,将村内600亩闲置土地流转出去,采用“村集体+合作对象+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了150亩蔬果种植基地、150亩小麦种植基地、100亩魔芋种植基地、1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和100亩富硒水稻种植基地。其中,小麦种植基地还与村内的“晒小满”面条加工厂达成合作,形成“小麦种植、面条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微信图片_20250416180715.jpg

中药材种植基地内的麦冬已进入生长期。(摄影:唐斌皓)

龙泉村党总支书记万清远说,今年“五百工程”各种植基地预计产出蔬果18万斤、小麦10万斤、水稻8万斤、麦冬1万斤、魔芋40万斤,合计产值约175万元。

经初步估算,“五百工程”全面实施后,龙泉村今年劳务支出将达30余万元,解决村民就近务工3000余人次,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净利润。

“不仅我们的土地能流转出去拿租金,还能就近务工拿工资,年底村集体还会给分红,一年下来的收入比以前自己种粮食强多了。”龙泉村村民张集勤感慨说。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人才+产业”发展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汇聚各方优秀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五百工程’建设,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村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龙泉村党总支书万清远表示。

(  作者:唐斌皓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