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上三竿,春日暖阳洒在位于沙子镇星光村的金钥匙(重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鸵鸟孵化基地时,围栏内的500多只种鸟渐渐活跃起来,开始悠闲踱步,享受着惬意时光。公司总经理向仁祥带领当地务工群众,拉着一车车精心配制的饲料前来投喂,一只只高大健壮的鸵鸟纷纷俯下身子,津津有味地享用着“早餐”。
“这些是鸵鸟种鸟,身体最高的有3米高,最重的140公斤……”说起这些“宝贝”,土生土长的向仁祥眼中满是幸福。正是这些鸵鸟,既托起了他的新产业发展梦,也拓展出了村集体经济增强、村民增收的“双赢路”。
寻找特色产业,选准鸵鸟养殖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一个大胆的人。”谈到发展鸵鸟产业的的缘由,年过不惑的向仁祥打开了“话匣子”。曾从事过经商工作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养殖鸵鸟的商机,从此记挂在心头、紧抓在手头。
从2017年起,向仁祥先后奔赴河北、内蒙、新疆等地,开启了漫长的考察之路。鸵鸟饲养简单、市场前景广阔、浑身是宝、经济效益可观等特点,让他愈发坚定了发展鸵鸟产业的决心。
2020年,向仁祥前往马武镇香溪村建起了鸵鸟养殖基地,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然而,合作社成立初期困难重重,养殖经验欠缺、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
但向仁祥没有退缩,他选择“摸着石头过河”,利用书籍和网络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外出向专家虚心请教,通过边学习边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独有的鸵鸟养殖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产业发展渐入佳境,养殖的鸵鸟总量突破了1000余只。
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2024年,在沙子镇党委政府、星光村及该村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协调配合下,通过相关部门招商引资,向仁祥回到交通更为便利、饲养条件更为优越的老家星光村,利用废弃石渣场,建起了占地20余亩的鸵鸟孵化基地,注册成立了金钥匙(重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全产业链,增强竞争动力
走进鸵鸟孵化基地,种鸟养殖场、鸵鸟孵化室、幼鸟脱温室、幼鸟育雏场、肉蛋毛皮产品展厅、饲料加工坊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让人眼前一亮。
在种鸟养殖场内,鸵鸟们活力十足。有的时而伸长脖子好奇地东张西望、有的时而悠闲地散步觅食、有的时而撒开“大长腿”肆意奔跑、有的时而隔栏打斗嬉戏……场面精彩纷呈,甚是壮观。
“从马武养殖基地转运到这里的种鸟有500多只,鸵鸟适应能力很强,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目前,这些种鸟已进入产蛋期,一只种鸟年产蛋80多枚,两个基地每年孵化幼鸟总量可达6万余只。”说起鸵鸟养殖,向仁祥滔滔不绝,对数据了如指掌。
为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向仁祥结合市场需求,大胆创新转换发展思路。他把产业链从原本鸵鸟养殖和销售,延伸至鸵鸟产品精深加工,直接进入消费市场,探索出了“孵化+养殖+加工”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在窗明几净的鸵鸟孵化室内,矗立着数台干净整洁的孵化机。孵化机内,一枚枚鸵鸟蛋静静地躺着。向仁祥仔细查看孵化机上的温度数据,观察着鸵鸟孵化动态。“从鸟蛋进机孵化,到幼鸟出来,需要42天时间。”他说,孵化期间要严格控制温湿度,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幼鸟成活率。
“鸵鸟全身是宝,肉和蛋口感鲜美,是高级美味和健康食品;皮和毛柔软美观耐用,可以制作名贵皮革;蛋壳光滑坚硬,工艺值价极高……”向仁祥介绍,该公司通过组建研发团队、引入先进技术、强化“线下+线下”销售,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走深走实,不仅实现鸵鸟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还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增强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提供就业岗位,连农带农致富
“目前,鸵鸟蛋每枚市场价格在200元左右,产品供不应求。”在向仁祥心中,鸵鸟下的是“金蛋”,他在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同时,更积极承担起了社会责任、回馈家乡。
鸵鸟孵化基地落户星光村后,加工饲料、养殖鸵鸟、打扫卫生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向仁祥便招收了8名当地留守群众为工人,让其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实现增收。
自基地建设以来,当地年过花甲的陈小东便在这里上班,每月4500元的收入让其倍感满足。他欣喜地说:“我这个年纪,能在家门口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还有这么稳定的收入,真是太好了!”
除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向仁祥在驻村工作队大力支持下,结合鸵鸟食物来源广泛且成本较低,十分适合养殖户发展的实际,积极推广“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鸵鸟养殖中来。连日来,当地前来考察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
“幼鸟养殖约1年时间,体重在90公斤至110公斤便达到了出栏上市标准,我公司每公斤保底回收价格是26元,每饲养1只鸵鸟除去成本可稳赚1000元左右。”向仁祥掰起手指,为参观者算起了收入账,极大地增强了大家的养殖积极性。
当地群众马双兹在参观鸵鸟孵化基地并听取介绍后,对养殖鸵鸟充满了信心。她表示,等这批幼鸟孵化出来,就要领养10只,开启自己的鸵鸟养殖之路。
“鸵鸟孵化基地落户我村,为全村的养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地已建立了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走上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道路。”星光村党支部书记马海告诉记者。
面对未来,向仁祥充满了期待。他表示,要强化科学养殖、精细管理,在发展好产业的同时,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增强、乡亲们增收,让星光村因鸵鸟养殖而焕发出新的光彩,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