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2025年大足将建设5.07万亩高标准农田 整体实施“粮+”综合种养 力争亩均增收3000元起

近日,记者从大足区农业农村委获悉,2025年全区将建设高标准农田5.07万亩,计划投资1.26亿元,全面推进“稻+”“粮+”综合种养模式,力争实现亩均增收3000-5000元。

据悉,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建一亩、成一亩’工作思路,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链条管理体系。在建设环节,将以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为核心,建立“五位一体”监管制度,严把设计、进料、配比、工艺、验收五大关口,确保工程质量;在管理环节,将建立健全“区级牵头、乡镇主体、村级落实”的建后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形成闭环管理。

WechatIMG133.jpeg

大足区高标准农田示范片。(记者:余佳 摄)

今年建成后,大足区将累计建成86.97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0.38万亩,如何高效用好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大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袁锋告诉记者,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全区将实施高标准农田“稻+”(稻渔、稻虾、稻药)“粮+”(粮+菜、粮+药)综合种养,力争亩均增收3000-5000元。

近年来,大足“稻+”“粮+”产业持续升级,从单一的“稻虾”“稻油”模式发展为稻虾、稻鱼、稻鳖、稻油、稻中药材五大融合业态。2024年,全区“粮+”产业面积达12.68万亩,年产优质粮油7.34万吨、水产品4718吨、中药材5000吨,总产值突破5亿元。2025年,全区计划发展“稻虾”7万亩、“稻鱼”1.5万亩、“稻甲”0.5万亩、“粮+油”5万亩、“粮+药”1.5万亩,建设20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步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建设,打造大足版“鱼米之乡”。


(  作者:余佳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