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今日关注】产业迈步 产业路也需“进步”

服务大局,聚焦民生,这里是《今日关注》。沙子镇鱼泉村在镇政府的带领下,莼菜、黄连等特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种植户增收致富提振了信心。然而,村里的一条产业路又成了大家的心结,道路坑洼不平,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的同时,也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产业在迈步,产业路又何时能跟着“进步”呢?

5月22日(2).jpg

近日,记者来到沙子镇鱼泉村。据当地种植户介绍,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以莼菜、黄连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回乡务农的村民逐渐增多,当地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但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通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当地的一条村道建成年代较为久远,道路破损严重,而该村道是种植户运输农产品的必经之路,种植户耕作出行不便,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这让他们很是头疼。

鱼泉村黄连种植户:坑凼裂缝多,塌方的地方也多,如果碰到下雨 ,这条路没有哪个人敢走。之前有一次下雨,岩土垮到路上来了,车子也过不了。

鱼泉村莼菜种植户:二十几年的水泥路全部是坑坑洼洼的,经常塌方,车子过路非常不安全。弯道这些地方只有小车、皮卡车可以走,稍微大一点的货车就走不了。我们上百吨的货都是用小车一点点转下来装大车,把我们的成本无形之中抬高了很多。

5月22日.jpg

据鱼泉村村干部介绍,该村道连接了沙子镇的沙子村和鱼泉村,全长约3公里,于1997年前后修建,距今已有20多年,一直以来是当地村民出行的主要道路。由于近年来当地产业高速发展,通行不能满足现有需求,村委会便向有关部门申请修缮,但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沙子镇鱼泉村党支部副书记谭小蓉:现在外出务工的状态不太好,不太好找事做。所以回来种黄连的多了。然后莼菜基地也来了应该有八年左右了,这八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争取这个项目,但我们报上去之后路都测量了,后面具体是什么原因县上没有来实施,我们村上也不晓。

这条连接两村四组的乡村路,既是民生之路,也是发展产业的致富之路。为何村上多次争取却没能得到修缮呢?针对该情况,记者来到沙子镇政府进行了解。

5月22日(1).jpg

沙子镇人大主席杨地荣:在几年前提出这件事的时候,从整体的路面、路况来看,没有破损到一定需要修的程度,还能满足当时的出行需要需求。近几年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对公路的出行需求更高了,再加上公路更加老化了,无法满足出行通行的需要。并且没有找到政策支持和资金来源,所以这条公路也就一直搁置了。

记者:现在这条路有没有规划出来,什么时候能施工呢?

沙子镇人大主席杨地荣:现目前已经基本落实,县交通运输委员会已经下了资金计划,我们目前已经走到招投标这个阶段来了,昨天晚上党委会已经通过了招投标情况,预计下周二就开标。按照要求,今年年底必须要结束,就是十二月底之前。

产业发展,交通先行。产业发展的路不仅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好。一条畅通的民生路不仅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和通行等问题,也为带动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交通便利。希望相关部门单位、属地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硬”实力,为助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  作者:记者 杨航 陶思源 黎超 编辑 冉沙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