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秋意浓。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渐加重,最易出现秋燥等现象。秋燥时节要如何养生防护呢?除了防寒保暖之外,饮食秘诀在于“润燥”二字。
“寒暑平和昼夜均,阴阳相半在秋分。”“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后,白天夜晚的温差进一步拉大,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这个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大渡口区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生江渝告诉我们,秋分为凉燥,凉燥要温润止咳,适合吃些偏温的食物,如杏仁、山芋、板栗等,秋分时节的鲜梨、萝卜都具有行气的功效,可以抵达人体各处润燥。此外,秋分天气转凉,脾胃易受凉,患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此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另一方面,秋高气爽之际正是体育锻炼的好时机,比较适宜的运动有太极拳、散步、爬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