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北碚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碚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黄祖英围绕“文化和城市发展”介绍相关情况。黄祖英表示,北碚将依托生态和人文两大优势,全力建设“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的幸福之城。
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秦廷富摄
文化体现城市内涵 擦亮“百馆之城”的名片
为文化建档,为历史存根。北碚传承城市文脉的积极做法,就是继续擦亮“百馆之城”的名片。抗战时期,大批文教单位、科研院所迁驻北碚。如今,北碚拥有卢作孚纪念馆、雅舍、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等人文景观和抗战遗址,已建成开放文化场馆近100处。你可以在重庆自然博物馆仰望恐龙化石、在“老舍旧居”细品《四世同堂》、在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追寻“三千名流”的足迹……梧桐林立的老街、星罗棋布的场馆,到处都能感受到北碚浓厚的人文气息。
让展陈内容更加“丰富”。王朴烈士纪念馆、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相继完成提档升级,并对外开放;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陈列馆正在完善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原状陈列故事馆,预计9月底与广大市民朋友见面。
让文化场馆更加“智慧”。北碚文化馆率先建成全国首个较为完整的区县数字文化馆,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存和传承。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北碚图书馆,依托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提供线上文献资源数据库,市民可随时随地畅享海量数字资源。北碚博物馆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北碚文博”,集“逛展馆、听讲解、购文创、查档案”功能于一体,市民朋友们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博物馆。
让文博体验更加“多元”。与复旦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3所高校签订馆校合作协议,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复旦中学等70余所中小学建立研学合作机制,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同时,北碚将博物馆“串珠成链”,点缀在全区的美学漫步之旅、童年回归之旅等八大旅游线路中,让逛博物馆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常态”。
北碚区卢作孚纪念馆。秦廷富 摄
打造高质量旅游产业典范
“百馆之城”人文荟萃。北碚依托“巴山夜雨·温泉故里”的生态人文资源,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目前,建设并开放文化场馆近100处,建成投用新北温泉公园和白鱼石公园,培育形成缙云山温泉森林民宿集群,引进了知名温泉品牌,举办了缙云山越野跑等体旅赛事活动。在北碚,你可以行走在青山绿水之中,赏一幅半城半景的美丽画卷;你可以穿梭在“百馆”之间,与贤人志士们穿越时空对话,探寻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北碚也是一个田园诗意栖居之地。一百年前,“乡建四杰”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曾齐聚北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让北碚“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游览”。一百年后的今天,以和美乡村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为抓手,推动全域整体大美。在柳荫镇,东升村的竹编、柳编堪称一绝;在三圣镇,古佛村的非遗手工面远近闻名;在澄江镇,柏林村的研学基地、王家院子古村落获得许多家庭青睐;在静观镇,素心村的蜡梅园吸引众多市民打卡……一座座美丽乡村绚丽绽放。
北碚,不仅有动与静的乡村野趣,也有快与慢的旅行体验。在金刀峡镇,你不仅可以体验惊险刺激的溪降运动,还可以在偏岩古镇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上午,你可以在柳荫镇,从滑翔伞基地一飞冲天,领略翱翔的魅力;下午,你可以在北温泉街道,触摸金刚碑老街、古树、溪流的生命脉动;傍晚,你可以在朝阳街道,漫步南京路、正码头,来一场滨江休闲美食之旅……希望北碚的趣味性、松弛感、烟火气,能够让大家身心放松、元气满满。
黄祖英介绍道,一直以来,北碚拥有“重庆后花园”的美誉,下一步,北碚将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城市文化“会客厅”,在缙云山片区打造休闲康养“度假地”,在嘉陵江以东片区打造郊野观光“体验园”,让“重庆后花园”提质升级为都市休闲旅游“新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