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重庆江北:这可能是江北最接地气的非遗

石家花园、徐悲鸿故居、盘溪无名阙、盘溪石虎、洋炮局1862、能婴书院……在大石坝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街坊巷道中,藏着许多的“宝藏”。今天,江北记忆带大家来到盘溪版画院,再次认识我们的江北版画。

一个小小的铁门,几间教室,两层小楼,挂满版画的墙壁,被两棵树遮完了的院子……这就是磐溪版画院,安安静静地藏在大石坝老居民区中……

图片15

江北融媒体中心供图

就是这样一个不用导航难以找到的院子,里面藏着江北版画的昨天和今天……

江北最早的版画作品,可以追溯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江北厅刻印的《江北厅志》中的图画,式样虽然简单,但却是真正的木刻版画,距今有近175年的历史。

据老江北人回忆,上世纪上半叶,江北城衙门口就有人木刻印制彩色年画出售。在印画师傅那里,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由印画师傅现印。

就像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不过国立艺专一样,江北版画也绕不过国立艺专和盘溪。

从“儿童版画”到“社区版画”

1942年秋天,国立艺专由璧山迁到江北溪,许多师生一如既往地从事版画创作。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在江北居住或江北籍的美术家,开始用版画唤醒民族精神、鼓励抗战,开始了“抗战版画运动”。

1994年10月,江北盘溪玉带山小学开始在学生中推行版画教育。20多年来,盘溪玉带山版画不仅在重庆、北京还在法国、英国举办过画展。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也曾为玉带山小学儿童版画展题词:“天才与智育的结合”。

图片16

江北融媒体中心供图

2010年,“江北版画”成为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12月,重庆江北磐溪版画院成立。

磐溪版画院成立后,面向所有人,提供免费的版画学习,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学习 ,“社区版画”这个概念,也随之被正式提出。

图片17

江北融媒体中心供图

“版画,是把自己看到的表达出来”,磐溪版画院院长李永永表示,版画是高雅艺术,能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但是学习版画不需要绘画基础,会看会理解即可。版画应该被更多人所知,而磐溪社区版画的提出,有利于大力推广普及版画。

从美术学院到寻常百姓家

国立艺专的美术大师们和江北版画人们,为江北盘溪留下了丰厚的艺术文化遗产,70多年来,已逐渐孕育出江北以工人版画(社区群众版)、少儿版画、专业艺术家版画等为代表的磐溪版画。

如今磐溪社区版画已经兴起,版画创作活动也在江北广泛开展:嬢嬢们从麻将桌上下来了,拉着老姐妹一起在版画工坊摇摇版画机;附近的农民工闲来无事,也把做木工的凿子拿来刻上几刀;大学生、小学生也趁着课余来刻刻画画,释放压力……

图片18

江北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磐溪版画全国巡回展出已举办多次,10余个磐溪版画院社区艺术创作基地也开设在全国各地。知道江北版画的人多了,学习江北版画的人多了,版画的质量也越来越好了……江北版画,一直都在传承着。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江北融媒体中心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