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看天下)20200101 > 正文

河北秦皇岛:修复采矿“疮疤” 打造生态“氧吧”

  5月25日拍摄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工地(无人机照片)。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据介绍,该工程于2017年年底启动,对因开山采矿破坏的山体进行整体改造,通过山体矿坑修复、植被景观营造等措施,打造以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体育休闲为主的生态景观。目前,市政道路、矿坑修复、山体防灾、景观配套、空中栈道和山体亮化等21个分项工程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预计2021年全部完成。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25日拍摄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工地(无人机照片)。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据介绍,该工程于2017年年底启动,对因开山采矿破坏的山体进行整体改造,通过山体矿坑修复、植被景观营造等措施,打造以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体育休闲为主的生态景观。目前,市政道路、矿坑修复、山体防灾、景观配套、空中栈道和山体亮化等21个分项工程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预计2021年全部完成。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25日拍摄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25日拍摄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25日,工人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工地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25日,工人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栖云山生态修复工程工地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