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看天下)20200101 > 正文

儿时治愈系电影引发“回忆杀”

30年前,由尹力执导的儿童电影《我的九月》公映,轰动一时。5月30日下午,片中的主演张萌、邢丹丹、编剧杜小鸥以及儿童电影与文化学者张浩月出现在“首艺联·云展映——六一儿童节专场”的手机端视频直播现场,跟在线网友们一起分享影片当年拍摄的点点滴滴和各自的近况,引发很多人的共同回忆。

电影讲述了1990年9月,北京亚运会前夕,大榆树小学的百余名学生正在为开幕式的团体操表演进行紧张的训练。其中一名叫安建军的孩子却因为总是反应慢半拍而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在经历了捐款被抢功等事件之后,安建军勤奋练习,终于把握住了重新加入团体表演的机会,为个人和集体赢得了荣誉。

编剧杜小鸥透露,当年尹力导演跟自己合作了多部电视剧,一直想拍摄首部胶片电影,为此,自己接受了编剧任务,当时全国都在为北京亚运会开幕做准备,电视里也是跟亚运会有关的新闻,于是她就去团体操表演的学生中采风,“听了很多他们的故事,很有感触,于是就有了创作灵感。”

主演张萌在片中扮演“安大傻子”安建军,他透露,当年导演去学校挑演员,自己在训练间隙被导演叫住,导演问他,“你平常淘吗?”他回答:淘,但不出圈。“也就是不越过闯祸的边缘。”这个回答打动了尹力导演,张萌最终入选。

这些年,有不少观众在打听“安大傻子”扮演者的近况。张萌回答,自己此后并没有成为职业演员,而是一名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有时候会觉得有点遗憾,也是一个心结,但仔细想想,也没有必要非要成为一名职业演员。”

片中安小妹的扮演者邢丹丹笑称,当年导演想找一个完全没有银幕表演经验的孩子,结果自己被选中。拍完片子后,她也没有从事表演,而是成为了一名设计师,“这次表演是一段很珍贵的记忆,我的儿童生活跟别人不一样,多了一个能嘚瑟的点。”

儿童电影与文化学者张浩月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九月》的价值越来越被挖掘,甚至有观众认为,这是最好的国产儿童片,“没有之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影片描写了儿童的真实心理,“当年在影院公映时,当安建军最后终于参加了团体操表演时,有观众居然站在椅子上为他加油,他们被安大傻子感动了。”

编剧杜小鸥说,当初拍摄时最感动的是,“创作氛围很好,大家都很单纯,不为名不为利,剧组就像是一家人,这样的创作氛围现在很少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