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看天下)20200101 > 正文

花茂村里的土陶艺人

 

1

母先才在接听客商下订单的电话(6月16日摄)。

52岁的母先才家住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13岁开始跟父亲学做土陶,是花茂制陶手艺第四代传承人。2014年,花茂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他开办了村里第一家陶艺体验馆。

母先才说,以前村里人的愿望是让子女走出交通不便生活困难的花茂村。现在村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路、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好。他希望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能够尽快回来,把家里的制陶技艺好好传承下去。

从以前公路边的手工作坊到现在集售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陶艺体验馆,母先才家年收入从3万元到现在的30万元。母先才的陶艺体验馆里,20多台陶艺拉坯机分列排开,一年能接待上万名游客。母先才笑着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花茂村寻找“乡愁”!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2

母先才在自家陶艺馆里制作陶器(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3

母先才在自家陶艺馆里制作陶器(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4

母先才在查看售卖的陶器产品(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5

母先才在查看客户订制的酒缸(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

母先才在陶艺体验馆里教小游客如何使用陶艺拉坯机(7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7

母先才在制作陶器(7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8

母先才和妻子在花茂村里散步(7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9

母先才将制好的陶坯放到室外风干(7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10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风貌(7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11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风貌(2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12

母先才(中)向游客展示陶器制品(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