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看天下)20200101 > 正文

脱贫致富新“良药”

农民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恩硕中药种苗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锄草(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春雨 摄

农民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恩硕中药种苗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锄草(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春雨 摄

农民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恩硕中药种苗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锄草(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春雨 摄

农民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恩硕中药种苗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锄草(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春雨 摄

新华社哈尔滨8月2日电  题:脱贫致富新“良药”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春雨、刘赫垚

烈日当空,一株株开满花朵的黄芩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不时吸引几只蝴蝶在其中飞舞。一眼望去,犹如一片无垠的紫色花海。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黄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张彦龙正顶着日头查看黄芩生长情况。

张彦龙是勃利县副县长,也是黑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致力于把“科技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的他,把目光聚焦在寒地中草药产业上。

“勃利县的地形、气候和土壤都十分适合黄芩等中药材生长,发展寒地中草药产业大有可为。”张彦龙说。2019年,他开始主抓中草药产业,牵头制定了符合勃利县的寒地中草药产业项目发展规划,并促成黑龙江省首个中草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农民创业中草药培训及示范基地落户勃利。

政府服务做在前,中药种植才能铺得开。为实现规模化种植,解决企业用地难题,勃利县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超过1.6万亩,吸引并支持县域内外中药材企业、种植大户到勃利发展寒地中草药产业。

“政府给我们充足政策,保障我们用水用电,再干不好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勃利县恩硕中药种苗繁育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志君指着架在中草药基地的电线杆笑着说。

如今,寒地中草药已成为勃利的一张“特色名片”。在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勃利县也在延长壮大相关产业链,形成中药材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以及中药主题旅游等多层次产业矩阵。

在勃利县元明村,“寒地中草药小镇”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过去低矮破败的民房已被一幢幢崭新的新中式建筑代替。这里将被打造成集中医康养、游学研学、观光度假为一体的中药主题集群。

“别看现在小镇这么整洁气派,以前这里都是洼地,一下雨村民的房子就会被淹。”元明村党支部书记韩停国说,村里回收了村民的旧房子,原地建新房,并拓宽河道,让小镇免去水患之忧。

现在,元明村一部分村民已住进县里的楼房,一些“故土难离”的村民则就近搬进村里统一新建的楼房。“比起常规大田作物,种植中草药的效益高很多,中药主题旅游更是一个市场空白点,前景十分乐观。”韩停国说,小镇还会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屯大量劳动力,让村民不出远门就能工作。

在勃利县,寒地中草药日渐成为村民致富的“良药”。勃利县大四站镇大连珠河村农民王长英在恩硕中药种苗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锄草工作,她告诉记者,以往打零工不稳定,现在每天能挣一百元,公司车接车送,还能照顾家。

2020年,勃利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比上年新增6万余亩,同比增加102.4%,其中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7万亩,同比增加258.3%。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黑龙江中药种植面积140.5万亩,同比增长12.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