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看天下)20200101 > 正文

京广线上的“接骨手术”

1126420886_15985190405151n

在河南新乡卫辉站,新乡桥工段综合机修车间工长宋相云在进行对轨(8月26日摄)。

8月26日,在河南新乡卫辉站,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桥工段综合机修车间工长宋相云带领工友们,对该站京广线线路进行钢轨焊接作业,由于作业类似“接骨手术”,他们又被称为“钢轨接骨师”。

京广线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干线,为保障运输安全,宋相云和他的工友们需要定时对京广线进行线路维修。焊接作业中,不时可见从焊接模具中冒出的火焰,在高温下,作业人员还需要对焊接模具进行观测检查。为保障焊接处圆滑平顺,焊接作业结束后,他们还要对焊接处进行推瘤打磨。

钢轨焊接作业有锯轨、除锈、对轨、封箱、浇注等十个步骤,标准更是以毫米计算,一丝肉眼不可见的缝隙,就会导致钢轨焊接出现气孔、夹渣、夹砂等病害,威胁线路运输安全。在当日180分钟的“天窗”时间内,宋相云和工友们完成了5处钢轨焊接任务。“其实这份工作挺辛苦的,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像在‘烤箱’里干活一样,但是每次看到列车从我焊接的钢轨上安全平稳驶过,我心里就很自豪,充满了干劲。”宋相云说。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126420886_15985190405471n

在河南新乡卫辉站,新乡桥工段综合机修车间职工在对作业机具进行进网前清点(8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126420886_15985190405771n

在河南新乡卫辉站,新乡桥工段综合机修车间工长宋相云在进行锯轨作业(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126420886_15985190406391n

在河南新乡卫辉站,新乡桥工段综合机修车间职工在测从坩埚内流出的废渣温度(8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126420886_15985190406611n

在河南新乡卫辉站,新乡桥工段综合机修车间职工在进行封箱作业(8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126420886_15985190407551n

在河南新乡卫辉站,新乡桥工段综合机修车间职工在用撬棍压开浇流柱(8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126420886_15985190407821n

在河南新乡卫辉站,新乡桥工段综合机修车间工长宋相云(左)和工友在使用钢轨推瘤机进行推瘤作业(8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