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忠县:“撂荒地”变身“示范园”

阳春三月,忠县野鹤镇新场社区一个小地名叫桐子湾的山野里,一块块规整的地块长满绿油油的小麦、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宛若镶嵌在大地上的一块块调色板。

产业园300亩田地宛如“调色板”DJI_20250327180812_0075_D.jpg

产业园300亩田地宛如“调色板”。余鸿 摄

“现在这片七彩大地,两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山坡。”野鹤镇党委负责人杨彬介绍,“在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和县农业农村委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经过农业企业两年的改造恢复,曾经的荒山坡变成了农业产业园。”

二期工程300亩田地改造正在进行 余鸿 摄DJI_20250327163210_0019_D.jpg

二期工程300亩田地改造正在进行。余鸿 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恢复耕种刻不容缓。2023年4月,野鹤镇引入忠县仟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实施“耕地恢复补足”工程,让荒地变成耕地,良田回归粮田。

村民在产业园里培育水稻秧苗 余鸿 摄DJI_20250327170742_0054_D.jpg

村民在产业园里培育水稻秧苗。余鸿 摄

忠县仟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以来,相继投资60万余元进行土地整治,目前一期工程300亩田地已全面投入生产,去年种植的优质玉米、大豆、南瓜、水稻等农作物喜获丰收、走俏市场,今年种植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二期工程300亩田地整治目前正在进行中,可望下半年种植农作物。

产业园一角 余鸿 摄DJI_20250327181121_0086_D.jpg

产业园一角。余鸿 摄

通过实施“耕地恢复补足”工程,野鹤镇不仅让“撂荒地”回归到种粮主业上来,还常年吸纳10多名村民在新场社区农业产业园务工,每人年务工收入近1万元。

五倍子树苗长势良好 余鸿 摄6D5A6863.jpg

五倍子树苗长势良好。余鸿 摄

在复种传统粮食作物的同时,忠县仟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利用田边地角栽种五倍子树苗近3万株,预计今年有2000株可以结果,同时还利用油菜花、五倍子花养殖蜜蜂近100桶,将使农业产业园的亩均效益大幅增加。

蜜蜂簇拥 余鸿 摄6D5A6824.jpg

蜜蜂簇拥。余鸿 摄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粮油加工厂项目,可望今年内建成投产。”仟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谭乾平信心满满地说,“到时候,我们这个产业园将形成小麦、菜籽、稻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也将成为野鹤镇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

新场社区复耕项目远眺 余鸿 摄DJI_20250327163406_0024_D.JPG

新场社区复耕项目远眺。余鸿 摄

(  作者:余鸿   作者单位:忠县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