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协调发展版图上,石柱县正在上演"小城逆袭":莼菜漂洋过海摆上日本餐桌,风电叶片在山巅迎风转动,泵阀产品走进大市场。这场华丽蜕变背后,是"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创新、资金、人才四链融合,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市场四侧协同的生动实践。
面对有限的资源禀赋,石柱下好特色发展先手棋,精心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补链,产业链精准落子,清洁能源链引入中核风电项目,装备制造链打造百亿级泵阀集群,康养链让土莼菜变身亿元出口单品,新材料链培育15家规上企业。2024年工业投资增速47.4%的成绩单证明,山区小县也能闯出特色发展之路。
石柱打出"院士领衔+东西协作+院校孵化"组合拳,让创新链聚智赋能,激活转型升级新引擎。仝小林院士让黄连身价倍增,马玉山院士助力泵阀产品跻身高端市场,淄博干部带来管理经验和前沿技术,智慧康养学院将培育本土技能人才。随着30家科创企业破土而出,石柱由"卖资源"的农业县,正朝着"卖技术"的创新高地加速转型。
石柱把营商环境当作第二生产线,构筑要素集聚强磁场,厚植服务链沃土。企业开办4小时办结,"政银企"对接解决融资超10亿元,"清欠"行动捍卫市场公平。18.3%的投资增速背后,是"以商招商"形成的滚雪球效应——落户企业既是受益者,更成代言人。
产业链的韧性、创新链的活性、资金链的活力、人才链的动能深度融合,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驱动同频共振,石柱正用实践诠释:县域经济正在融入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精彩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