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渝北:生源地助学贷款今天启动 预计2100余名大学生受益

8月1日,渝北区教委正式启动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帮助广大贫困大学生顺利圆梦入学。

微信图片_20240801111402.jpg

家住渝北区大盛镇天险洞村的颜小林,最近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录取为大一新生。他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一大早,他和母亲曹淑贤来到渝北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首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很快办好了16000元的贷款,学费、住宿费均得到全额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渝北区大盛镇天险洞村村民曹淑贤说,我家有两个小孩,老大靠生源地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马上就工作了。老二今年读大一,准备同样贷款16000元。生源地贷款政策为我们家减轻了负担、缓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让我的孩子在大学学习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的学习。

微信图片_20240801111337.jpg

据介绍,今年的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跟去年一样:家庭贫困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6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不超过20000元。贷款年限原则上按学制加15年确定,最长不超过22年。续贷学生和在校生新办按在校剩余学习年限加15年确定贷款年限。助学贷款在学生就读期间由政府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自己承担,毕业的前五年只付利息不还本金,从毕业后的第六年开始,每年按照合同约定偿还部分本金和利息。也可随时选择一次性还款。

为提升服务质量,今年起国家开发银行开通了助学贷款APP,续贷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提交贷款申请,更改个人信息。同时,手机APP还为所有贷款学生提供状态查询、进度查询、还款提示、公告发布、信息变更、信息推送、在线客服等手机 APP 常用功能,有效减轻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负担,进一步推动助学贷款实现数字化转型。渝北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刘灵介绍,针对今年的办理工作,渝北区教委提前准备部署,加大宣传力度,简化办理流程,调试设施设备,并就选派志愿者、预约受理、咨询答疑和便民服务等措施进行提前筹划和安排,避免学生和家长多次往返。

微信图片_20240801111355.jpg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渝北区今年的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将持续到9月10日,预计将为2100名大学生、总共办理贷款2500多万元。除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政策外,渝北区教委还将实施“滋蕙计划”“育才计划”以及高职贫困学生资助等多种资助项目,将确保更多的大学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渝北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刘灵提醒,除了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外,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大学生,还可以申请区民政、残联、区总工会和团区委等相关部门的助学救助。此外,区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金秋圆梦助学行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资助,确保家庭贫困学生的上学无忧。

微信图片_20240801111412.jpg

图片由渝北区学生资助中心提供

(  作者:唐春琳   作者单位: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