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男子“漂泊”异乡三十载 民警助力踏上归家路

“非常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热心帮助,我还不知道要拖到何时才能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回来团聚了就好!”

马兹成(左二)、马兹州(右二)赠送锦旗后与下路派出所民警合影 (1).jpg

近日,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马兹成、马兹州兄弟俩,将一面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尽心尽力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下路派出所,向帮助他们团聚的民警表达了诚挚的感激之情。

外出务工,丢失身份证遭遇“囧途”

“30年来,我在外的经历真的是一言难尽。”现年50岁的马兹州告诉记者,1994年,刚满20岁时,他跟随同学一起到贵州贵定县务工,主要从事建筑工作。刚出去的两年,他靠写信与家里的亲人联系。

“后来,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我写信的地址还是四川省石柱县,以至于寄回家里的信件很少收到。”马兹州说,后来,他换了好几个工地打工,又不慎将身份证遗失,就跟家里人失去了联系。

打工期间,马兹州结识了一名外地女子,该女子以买房结婚为由,拿走了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28万元钱后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讯。

“当时打击太大了,想到自己付出那么多,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忆及往事,马兹州的心情十分沉重。

民警殷翰凌为马兹州办理户口簿.JPG

那时,马兹州很想回家,可是身份证丢失后让他的回家之路变得困难重重,住不了宾馆、坐不了车。而且当时通讯条件落后,他想尽办法联系到家中亲人,未能如愿。

变得“一无所有”的马兹州,为了谋生,只能到不要身份证的建筑工地去下苦力,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还学会了电焊、安装水管等技术,整天为生活而奔波忙碌,依靠打零工养活自己。

民警倾力,相助兄弟俩视频“相识”

今年5月初,贵定县河西派出所民警在开展“一标三实”工作中,查到卧病在床的马兹州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户籍信息,便让他提供老家的地址及亲属姓名。

于是,马兹州把他二哥马兹成的名字,以及他脑海里一直记着的“石柱县三星乡三元村”等字样,写给了河西派出所民警。

民警殷翰凌为马兹州办理户口簿 (3).jpg

“一名自述叫马兹州的男人,年龄大约50岁,在贵州长期无身份证,经初查,疑似是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人,请协查。”5月10日,下路派出所民警殷翰凌接到贵州省贵定县河西派出所民警打来的协查电话后,随后又收到了对方传来的马兹州的照片。

殷翰凌等民警在查询时,发现户籍上并无马兹州的信息。他们带着照片,经过调查得知,以前的三元村已合并为雷庄村,村民马兹成有一个弟弟叫马兹州,已失联多年。

由于马兹成在江苏务工,民警和雷庄村干部来到他家后,打开手机里保存的照片让其家属程德淑辨认。“我弟弟的变化太大了,当时看照片真的没认出来。我打电话,叫他说出家里亲人的名字,他都说得出来……”谈到当时联系马兹州的情景,程德淑笑着说,有了弟弟的下落,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

在两地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远在江苏的马兹成与弟弟马兹州也取得了联系。经过反复问询和视频核对,马兹成确认马兹州就是他失联30年的亲弟弟。

马兹成说,在弟弟马兹州失联后,他曾多次按照以前的地址写信联系,四处打听弟弟的下落,又到派出所报案查找,皆无结果。其父母在离世前,也告诉儿子儿媳:“你们一定要把弟弟找回来。”

踏上归途,民警助其圆了“户口梦”

得知弟弟马兹州在贵州生病后生活非常困难,马兹成从江苏匆匆忙忙赶回了老家。5月16日,他带上家属、侄儿等亲人,驱车前往贵定县,见到了阔别30年之久的弟弟,兄弟俩哭成了泪人。

“我哥哥、嫂嫂和两个侄儿开车过来接我,光是油钱、过路费都花了两千多元。”结束了30年“漂泊”生涯的马兹州,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整整30年没有看见弟弟,回来就圆满了,我也能给去世的父母一个交代了……”马兹成说,弟弟到家的当日,他就掏钱送其到医院检查身体,住院治疗。

马兹州翻看新办理的户口簿.jpg

半个月后,康复出院后的马兹州精神焕发,在哥嫂和儿时玩伴的陪同下,来到下路派出所,殷翰凌热情接待了马兹州,并按照规定程序,为其重新办理了户口簿和身份证。

“真心感谢你们为我办好事,没有户口,我在外面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今天重新上户了,心情非常激动!”捧着自己崭新的户口簿,马兹州脸上洋溢着笑容,向民警连连致谢。

“我们以前赶集就是到下路街上,你还记得街上那棵大黄桷树不?”“当然记得,以前黄桷树下面全部是开馆子的,卖面条、包子、馒头,热闹得很。今天早上过路时看到那里的老房子都拆了,现在整个场镇更漂亮、更气派了。”

从下路派出所走出来,马兹州和亲人们有说有笑,走在大街小巷上,看到既熟悉又陌生的街景,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30年前,不禁感叹着家乡的巨变。

(  作者:记者 胡倩 游凤 隆太良 编辑 冉沙  )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