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在渝全国人大代表王小万——
推动支流航道由“通”变“畅”
最近,由于进入枯水期,朝天门往返大竹林的观光轮渡停运了。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嘉陵江航道管理处北碚航道站站长王小万非常关注,他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提升三峡库区绿色航运辐射能力的建议》,建议推动支流航道由“通”变“畅”,这样枯水期轮渡停航的问题将得以解决。
“我们行船的人,对水充满了敬意。”王小万所在航道站维护的68公里水域深浅落差上百米,是嘉陵江航行风险最大、养护难度最大的航道之一。5月10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前,他还在施工船上牵固定船身用的钢缆——就要到北京开全国两会,他正抓紧清理好航道,消除行船隐患。
从大竹林渡口乘船往下游方向行驶5分钟,就能看到数块一人多高的礁石。“经验老到的嘉陵江行船人一看到这片石头,就会打起十二分注意力。”王小万指着这片一百多米长的礁石区说,每天几十艘船只往来于此,确保船只安全通过是他的重要责任。
连日来,王小万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就把即将要带去北京的建议拿出来打磨——短短几页纸的建议,是他一年来反复调研的成果。
“在枯水期,嘉陵江部分航段的水位不到1米,成了航运的‘肠梗阻’。”王小万所在嘉陵江航道管理处一共有5名航道站站长,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后,王小万与其他4名站长的联系更密切了,哪段航道有什么问题?工作中有啥需要呼吁的?他都时常主动询问。行船时走到其他人管辖的航道,他也亲自勘测。去年春季枯水期,王小万还主动前往兄弟单位乌江航道管理处,了解乌江这条长江重要支流的通航情况。
通过调研,王小万了解到,嘉陵江、乌江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完善航运通道建设,但还是存在通航条件不佳的航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江航道经济效益的发挥。
王小万在建议中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包括提升三峡库区回水变动区航道等级、三峡大坝适当提前并延长175米蓄水时间、推进智慧航道建设等。
“通航能力提高后,还要推进支流航道由‘通’变‘畅’,让船从‘走得了’向‘走得快’转变。”王小万认为,嘉陵江、乌江通航条件的改善,不仅惠及重庆本市,更能推动川、陕、甘、黔、渝五省市物资通江达海,共享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成果。
(记者 颜若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