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重庆软件服务业让企业智慧复工

原标题:

“软”服务有“硬”实力

重庆软件服务业让企业智慧复工

5月9日,在两江新区礼嘉小学项目工地入口,钢筋工王方默与工友一前一后走进“劳务实名制通道”,智能门禁测温系统对二人进行体温自动检测,检测合格后闸门自动放行。

这套“轻筑”智能门禁系统由中冶赛迪研发,通过将劳务人员信息与智能测温系统进行“绑定”,实现对工人体温的智能测量,当发现被测者体温偏高时,门禁会自动报警并阻止其进入,同时管理人员可迅速找到目标人员。

疫情在线智能填报、防疫物资盘点系统、智能门禁测温……疫情防控下,中冶赛迪研发出多款智能软件产品,为推动我市重大项目和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智慧方案,也成为“重庆造”软件产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作为健康医疗产业互联网企业,重庆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疫情期间免费为川、黔、渝三地56家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院平台技术”,开发出“肺炎疫情实时动态”“疫情小区查询”等多款涉及疫情咨询及问诊服务的智能软件产品。

“发展软件服务业对于提升工业制造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疫情防控下,我市软件服务业利用线上服务优势,在推动企业复工、产品采购配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顶层设计持续加强,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集约发展显著,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迅速,是当前重庆软件服务业发展的五个突出亮点。”市经信委软件处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软件服务业产值达到1705亿元,同比增长16.06%。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软件企业2.5万家,其中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达820家。今年疫情对经济造成影响,但软件服务业抓住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激发出新的发展潜力,初步预计全年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

今年3月,我市向工信部申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并计划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创建为中国软件名园。按照规划,未来3年内,我市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等重点建设内容,把软件服务业培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到2022年,全市将培育1家软件业务收入百亿元级企业、50家十亿元以上企业、200家一亿元以上企业,以及10个知名软件品牌,形成“名城、名园、名企、名品”产业体系。

(记者 夏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