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前夕,沙坪坝区法院的法官走进马家岩大川建材市场,利用车载便民法庭开展法治宣传,并结合一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向商家和消费者释法明理,普及法律知识。
在这起案件中,原告胡某从事家具加工,被告唐某从事装修行业,双方本是合作伙伴。今年初,胡某为唐某送货后,唐某以价格过高为由拒绝支付4万多元的费用。针对双方的争议,法官深入市场走访调查,并组织调解。
据了解,去年沙坪坝区法院共受理了350多起家装类合同纠纷,其中一半通过调解结案。法官指出,家装合同纠纷具有交易次数多、金额小、种类繁杂等特点,消费者往往只关注样板和样品,而忽视合同的具体约定,导致交货时容易产生纠纷。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商家明确家具的材质、厂家、尺寸、价款、履行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细节。同时,注意保留设计图、施工图以及微信、电话沟通记录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