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关于汽车的消息广受关注。第一个,是马自达6和福克斯同一天官宣停产。两款进入中国私家车记忆的经典车型就此落幕。有网友评论说,我们在与一个时代告别。另一个消息,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至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同比增长均超5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两个消息放在一块,让人不免有些唏嘘。但汽车产业新旧交替的态势,已然不可阻挡。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一表述较2024年“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的提法,有了进一步升级,足以体现国家政策顶层设计层面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视。汽车重镇重庆,志在建设万亿规模的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希望国家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
今年2月底,长安启源Q07正式亮相。除了搭载自主研发的天枢智驾系统,它还率先在全行业实现DeepSeek量产接入 ,让AI语音交互更聪明又好用。包括启源Q07在内,长安汽车今年已累计推出10多款车型。仅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就突破6.7万辆,同比增长两成以上。
在北京街头穿梭不息的车流中,“重庆造”的身影不时出现。2024年,重庆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达到23.6万元,整个汽车产业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6.7%, 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在代表们看来,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重庆要加速奔跑,基础良好,前景光明。为此,重庆代表团全团建议提出:希望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从产业布局、集群培育等方面,加大力度支持重庆打造国家重要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创建国家级汽车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和川渝两地共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助力重庆全面提速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这样一份全团建议,与汽车产业发展的态势深度吻合。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半段,主要围绕电池、电驱、电动等“大三电”展开,改变了汽车的动力模式。当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兴起,汽车正从交通工具向智能平台迭代。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看来,“新汽车”是具有“移动多功能空间、智能计算终端、数据采集载体以及移动储能单元”等功能属性的可进化智能汽车机器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公开表示:汽车正从“电动化工具”升级为“高级智慧生命体”。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也坦言,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决胜未来的关键”。整个业界的判断: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已提前到来。加快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竞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是重庆立足现实的顺时而谋。
汽车产业,在重庆制造业布局中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中排在首位。重庆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的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建立起了涵盖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3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全覆盖的全产业链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万辆,同比增长90.5%,整车生产规模进入全国前三;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48.3%,较上年提升21.6个百分点。全市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1%,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整车主力产品普遍达到L2级以上自动驾驶水平。
这一个个亮眼的数据,是重庆最好的底气。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全团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重庆加快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不仅展现了山城从传统制造重镇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跃迁的决心,更折射出西部地区在汽车产业变革中的战略突围。除了凝聚代表智慧的全团建议,吸引世界目光的开放团组会议,也是重庆展示自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决心和实力的重要窗口。
让朱华荣代表引以为傲的这款“三高”汽车,正是“重庆造”汽车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模范生”。这样的转型方向,是重庆汽车近年来的成功实践,与政府工作报告深度契合。
锚定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这个新目标,记者注意到,在开放团组会议的审议及答问环节,有六位代表从不同角度谈到了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包括整车制造、数字软件、新材料等等。这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一主导产业在城市新发展格局中的 “溢出效应”。
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常常是全国两会上的“热词”制造机,今年全国两会的含“车”量更是爆表。汽车产业具有链条长、辐射范围广、创造就业和税收多、带动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再加上上下游企业联动形成的“乘数效应”,其对经济的拉动早已超越单一制造业范畴。2024年,全国顶尖城市格局再迎变阵。重庆超越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在观察人士看来,重庆本轮“超车”,汽车尤其新能源车是关键。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7%,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坐拥全产业链优势与亮眼成绩的重庆汽车,在全国两会热力爆棚,也就不难理解了。2025年,如何实现乘势而上?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路径在于全链条突破与生态重构。
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表示,今年,要深入实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协同跨越”行动,持续擦亮重点汽车品牌,构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产业链生态。如果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看作一个场景的话,做AI的、做新材料的、做基础元器件的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场景寻找创新增长点。
全国政协委员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将以用户为中心,坚定走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
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誉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表示,将持续深化“AI+汽车消费”领域布局,以大模型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场景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将向世界一流迈进,助力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制造业是重庆的“家底”,而汽车产业则是“家底”中的重中之重。在全球汽车产业大变革之际,重庆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恰逢其势、正当其时。我们期待着,重庆汽车工业昂首阔步进入更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