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版图再次迎来重要节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有7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重庆以1.57万亿元的成绩位居第二。这一数据彰显了重庆作为西部唯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强劲活力。重庆消费能级因何跃升,从中,我们又能透视出哪些消费趋势和新风向?
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重庆文旅市场表现亮眼。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我市重点监测的10家旅游休闲街区累计接待389.15万人次,其中游客接待量排名前3的街区分别为:渝中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南岸弹子石老街、万州天生城文旅街区。
消费能级的跃升,得益于这座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创新实践。近两年来,重庆充分发挥山城夜景、滨江岸线、后街支巷、楼宇天台、防空洞穴等地域特点,打造“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非标商业”屡屡出圈。
何谓“非标商业”?顾名思义,就是相较于常规商业项目而言的非标准化商业体。在重庆,昔日的防空洞被改造成火锅店、酒吧和书店,高楼天台的空中餐酒吧更是成为吸引市民及游客的打卡热地。这种“洞穴经济”“云端经济”“步道经济”的兴起,使重庆在特色消费领域展现出强劲的活力。
万亿消费之城,重庆何以跻身全国前列,一大亮点就在于,重庆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地理优势,打造的多样态消费空间体系。从地理空间来说,8D魔幻首先就赋予了这座城市立体生长的一种姿态,通过一系列政策赋能、场景创新、业态升级,重庆又进一步抓取并放大了这方面优势,坡地、桥梁、隧道、防空洞皆可成景,地域特色转化为消费动能;其二、历史的回望也成新景,法国仁爱堂旧址成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秘境花园”,南滨路上的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吸引众多游客沉浸式“打卡”,越来越多的老小区、老厂房、老街区、历史遗迹在城市更新中,被改造为城市新地标,更是激发起今天年轻人多元的消费心理,这既体现了城市烟火气的温度,也凸显了人与城市对话的一种人文厚度。与此同时,重庆还大力推动首店经济,“四首经济”成为激活消费新动能的强劲引擎。
今年春节假期,重庆各大地标商圈上新一批首店首展,渝中区新开三大商业项目,包括焕新西南首个情绪商业协信“星光妙塘”、鲁祖庙传统风貌区。龙湖重庆时代天街亮相摆场“龙门阵”新春超级场景、十字大道开街集结WOOHA、MOF少女百货、Kaalixto等一批潮流首店,此外,重庆来福士、重庆时代广场、重庆天地、十八梯等也上新高达基地西南首店、“新有福蛇”全国首展等一批高能级首店、首展。
记者从市商务委了解到,今年,在我市拟开业的商业项目中,重庆光环花园城将引入沉浸式生态场景与区域首进品牌;龙湖龙兴天街:计划引入超100家区域首店;悦来汇定位艺术生态商业公园,打造保税艺术品交易等创新模式……随着更多首发首店项目落地和政策深化,重庆势将进一步巩固在全国消费版图中的竞争力。
创新驱动,地域特色转化为消费动能;政策的持续赋能,则构建起资源要素集聚的“生态圈”与“新基建”。今年1月,我市出台《重庆市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举措》,再次明确加力发展首发经济,计划2025年举办各类首发活动100场以上、新招引品质首店300家以上。与此同时,重庆还加码“以旧换新”,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从家电、汽车扩展到日常消费电子领域。开年以来,首批15亿元资金已全部分配下达。
2025重庆消费品“以旧换新”呈现“加力扩围”的特点,比如,符合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乘用车,纳入汽车更新补贴,同时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最高补贴500元。在市内一些数码卖场记者看到,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据了解,重庆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延续实施以来,全市已申报补贴5.38亿元。其中,汽车以旧换新申报补贴4200多万元,汽车置换更新申报补贴8800多万元,直接拉动销售金额近10亿元;家电以旧换新共计补贴1.99亿元,手机数码产品购新累计补贴1.39亿元,分别拉动消费超10亿元、超11亿元。
更加注重品质、创新,更加注重服务消费,成为“万亿消费之城”的新风向。重庆消费市场向新、向优扩容提质还有怎样的新空间?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易淼教授看来,一是要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品质消费供给体系。不仅要依托解放碑、观音桥等核心商圈引入国际一线品牌、高端品牌首店、旗舰店,而且要大力推动本地老字号、特色品牌创新发展。同时,要注重消费场景的多元化构建,通过打造主题式消费街区、文化创意消费空间等新型消费载体,提升消费体验的沉浸感和文化附加值。二是推动消费创新,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要进一步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加强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开发运用智慧导购、智慧物流等技术,三是要深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抓住重庆消费品“以旧换新”呈现“加力扩围”的特点,扩大支持范围、提升补贴标准,并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政策便利性和可及性,更好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驱动力的核心在于“以新促需、以优促效”,通过场景创新激活存量,通过生态构建创造增量,这既是中国消费转型升级的新逻辑,也是重庆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塑造全国“消费新极”的崭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