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电影市场,谁是第一男主?毫无争议,哪吒是公认的3岁大男主。截至2月15号,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已闯入“全球影史票房榜”TOP15,暂列第11位,这还并非最后的定局。而它已经成为全球影史上,票房榜前30部电影中,唯一的一部“非好莱坞影片”。在两大专业票房数据库,预测曲线早就“脱模”狂飙,远超预测模型的推演:40亿、60亿、70亿、90亿,直至破百亿。上一个预测曲线点,是108亿,而实际票房已突破110亿。预测曲线,已经跟不上票房了。
一个墙内开花、墙外也飘香的“全民爆款”,是如何“百炼成钢”?重庆又是如何参与其中?今日聚焦,由此展开。
哪吒3岁闹海,在一众大男主中,年龄最小,而此番在春节档上演“闹海”故事,闹出了一派碾压之势。几乎是一上映,票房就开始了令人震撼的“狂飙”,院线排片占比,一度达到惊人的80%。即便如今已上映多时,但二刷、三刷的观众络绎不绝。在重庆多家影院,《哪吒2》的放映厅依然时常满座。一些热门场次,甚至需要提前抢票。
伴随着只增不减的热度,哪吒的火尖枪,不断“捅破”各种票房纪录:58亿,登顶中国票房榜;68亿,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票房达到100亿,进入“全球动画电影”前三;当数字来到106亿时,斩获“全球动画票房”的亚军。在重庆,借《哪吒2》“火”起来的,不止电影市场。这部影片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电影工业的“托举”。
例如,重庆“镜尘动漫”,造出了逼真的龙宫;千鸟动画是联合制作方之一,它的子公司“重庆可酷”,参与了动漫中难度最大的人物表情的制作。纤毫毕现的场景、鲜活灵动的人物,极有技术含量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东方美学的故事,引发全球共鸣。而这些,也许还只是“哪吒闹海”效应的开始。
“全民爆款”带动的,远不止一个电影市场,更是文化产业的崛起。在制作《哪吒2》时,所有的特效镜头,全部由国内企业完成。曾经被国外垄断的动画电影特效,杀入了强势的中国团队,“重庆力量”也在其中担纲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这样的力量,投入在文化产业上,就是新的增量。
2024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390亿元。2025年的增长目标是,增加值突破1450亿元。由此开启的,不仅是动漫产业的蓝海,还有更广阔的科技影视的蓝海。
《哪吒2》以数字技术和东方美学,共同呈现了一场奇幻的视觉盛宴。全片镜头数量达到2400多个,其中特效镜头就有1900多个,场面恢宏浩大,想象力惊人,让国内国外的观众都直呼震撼。数以亿计的特效粒子、复杂的光影渲染、细腻的角色表情,也对制作团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海底群妖为例,束缚群妖的每条锁链,形态都不相同,总数达到百万条之多,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它们,出自重庆企业之手。
同处于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的另一家公司:重庆镜尘动漫,还解锁了片中最关键的新场景,把东方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只是重庆电影产业链中的一环。近两年,重庆已经吸引了全国上百家科技影视企业入渝,已打造科技摄影棚7000平方米,50余部影视作品,在科技摄影棚虚拟拍摄。数字化的科技影视市场,是重庆瞄准的下一个蓝海。
《哪吒2》是技术上的进阶和票房上的突破,更是一个“全民爆款”的文化现象。社交平台上,人们一起坐等“吒儿的一百亿”,大家晒电影票,自称为“全民参与百亿大项目”。在海外社交网站,台词“急急如律令”引发翻译热潮,相关话题:“急急如律令翻译成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一度冲上热搜第一。最终,海外发行方不得不出面“定调”。官方翻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意思是:速速遵从我命令。
全球热议的背后,全民爆款的热度和文化传播的流量,也能就此窥见一二。
与票房比起来,《哪吒2》更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引发的观影热潮,目前的观影人次,已经超过2亿,每个人似乎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点。少年人都怀着少年意气,“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成年人总笃信:努力能改变命运,“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还有人,代入到申公豹的视角,愿意为守护家人、归于烟火深处。这些情感共鸣,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消融地域的差异,趋同为全球视野下的文化共识。
这样的“全民爆款”,上一次出现,是游戏《黑神话·悟空》引发的“古建热”,和《长安三万里》带动的“唐诗热”,人们跟着游戏区去打卡,跟着电影游三峡。在商业之外,人们对它们多了一重传播力的期待,这些“全民爆款”,见证了一次次东方文化的“复兴”,以文化与科技、艺术与算法、虚拟与现实……编织出不断演进的新叙事,与时代同频,与世界共鸣。就像这个春天,扎着丸子头的三岁“哪吒”引发的全球热潮,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艺术,都找到了自己的“出海方法论”。
根据业内推测,《哪吒2》将先后打破93项电影业的纪录,带来一系列的发展利好。
在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刘帆看来,从《哪吒2》爆火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有着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积淀的IP在当下被激活了,被新的科技文明激活了,被当代表现的手段给激活了,迎来了我们最大的共鸣和共情,也会赢得世界文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认可和认同。从这个角度而言,重庆大有可为。我们有巴蜀文化、三峡文化、抗战大后方文化、三线建设文化,这些所有的文化,包容了各式各样的形象、情节,各式各样的IP,将这些元素进行当代转化,这是个非常丰富的宝库。与此同时,我们在逐步进行新的影像技术的升级迭代,在这个浪潮当中,与一些头部的项目进行分工合作,争取一些分工链、产业链上的合作的机会,得到历练、得到成就、得到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新的影视的项目贡献我们重庆力量。
一部电影的风潮席卷全球,就成了一次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也恰似一场“文化丝路”的扬帆远行,不仅意味着文化差异的消融,更意味着文明互鉴的新可能。就像《哪吒2》中的太乙真人说着“川普”,引来观众会心一笑,这或许就是文化自信最美好的模样:文化从扎根处开出新花,飘香千里。
(重庆广电-第1眼TV 吴霜 张月藐 李波 李艺 丁琳 陈力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