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流动的春天 流量的城市 重庆全力迎接“最火”春运

2025年春运已如期而至。40天的时间里,一场预计90亿人次、创纪录的“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将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织流动。据中国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铁路、民航的客运量,均有望创下历史新高,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跨区域自驾的规模,预计将达72亿人次。列车疾驰、飞机起落、车流穿梭、巨轮远航,这本厚厚的时代相册,正在不断翻开新的一页。中国人为什么关注春运?因为,“与家人团聚”是春节的头等大事。归心似箭,而归程渐行渐短。从中,也能读懂一座座活力满满的城市。今日聚焦,我们就由此展开。

归心似箭 归程渐行渐短

心心念念,归心似箭。春运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一座座城市的热气腾腾。这股热腾腾的烟火气,也在不断升温人们对交通的期盼。今年春运,重庆火车站全站预计发送旅客940万人次,同比增长5.9%。客运量如此之大,如何保障“井然有序”?翻开新的列车运行图,不难发现,今年春运,不仅增开了列车的数量,还增加了运行的时段。条条大路通家乡,网上抢票的旅游感叹:总有一趟列车适合你。

重庆北站客运车间副值班站长赵伟杰告诉记者,全站节前共开行列车415对,节后开行列车410对,各车站还将根据客流需求适时调整开行夜间高铁。

今年春运,12306接连推出新举措。比如,学生和务工人员可预约购票;预填火车票起售,可享专区服务······等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让回家之路更顺畅。过去“人在囧途”的春运,已悄然面貌一新,带来更大的流动量。以航空为例,春运40天,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预计将迎送约620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的客运量,多出了7.7%。重庆高速路网,单日最高车流量预计将达220万辆,有望创下新高。家乡在望,归途选择越来越多,归程距离越来越短,“流动的春运”成为交通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16.7万公里有多长?可以绕地球四圈。截至2023年底,重庆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6.7万公里,建制村实现100%通畅,农村公路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203公里。农村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出行条件。最近十年,重庆农村居民到达县城的出行时间,平均缩短约2小时、出行距离扩大3倍、出行频率提高5倍以上。这样的蝶变,依然还在不断上演,穿越山水间的一个个瓶颈,被一 一打破。行走于乡间的道路安全,也被重重保护。春运回乡的“最后一公里”,一路畅行、一路风景。

返乡路“最后一公里” 且畅且安

黔江阿蓬江镇通往金洞乡的一条公路,穿越层峦叠嶂的细沙河大峡谷,犹如悬挂在崖壁之上,被称作挂壁公路。这条路全长14.65公里,沿线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危岩体,养护人员每天都会对高风险路段进行巡查。由于地处武陵山褶皱带,一些高海拔的公路,大多存在弯急、坡陡、临水、临崖等特点,需要额外注重安全防护设施。赶在春运之前,黔江区对400多公里干线公路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焕新了公路设施。

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既要“村村通”,也要“路路安”。沙坪坝区的盐堰路,蜿蜒在软硬相间的山体上,面临“窄”、“危”、“暗”、“堵”等多重挑战,改造后,道路智慧管养同步跟进。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地处大娄山脉中断,海拔1200米。村民们肩挑背磨的艰辛,随着村级公路的延伸,成为了历史。

重庆的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6.7万公里,农村路网密度居“西部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倍。这些,关乎着乡愁的归处,也关乎着:乡土之上“流动”的无限活力。

今年春运,还有两个数字格外值得关注。一是,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90亿,而这其中,自驾的占到了8成,新能源车不在少数。根据重庆路网数据,日常通行的新能源车大约占十分之一。作为全国旅行热门城市,重庆春运将迎来更为浩浩荡荡的车流。目前,重庆高速路网服务区的充电站,平均间距约50公里。就在春运之前,国网重庆电力全面升级了充电网络,助力充电设施“乡乡全覆盖”,并在83个高速服务区,完成了“超充”建设。“超充”更为高效:充电一秒钟,续航一公里。

新风潮 新考题 新流量

年度产销突破1000万辆、国内销量连续多个月占比超过50%……刚刚过去的2024年,人们见证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庆作为造车的顶流城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新的城市名片。2025年春运大潮中,自驾出行稳居春运主体地位。在庞大的自驾群体中,新能源车的占比,也将继续成为“显眼包”。2024年国庆,新能源车自驾,已在出行流量中占比15.9%,预计,春运会达到新高。让充电车的车主,不因充电而焦虑,成为春运的一道必答题。答好每一道必答题,城市才能更好地迎接热腾腾的流量。

曾经的春运,方向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家。如今的春运,人们追逐更远的远方。9000万人次,这是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的预测数据,也可能是个新纪录。与之匹配的,是更多的航班和更多的目的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开启“第四跑道时代”,自然也在扩容的行列之中。不断提升的交通速度,不断增加的出行选择,让城市之间的往来穿梭,成为常态。东行西游,南来北往,分段式的过节,让春运变得更为多元。8天长假、过境免签政策放宽、春节申遗成功,等等因素,也在共同催热人们的出行热情,共同构成这个春运“热气腾腾”的底色。

重庆作为地形复杂的超大城市,也是高居热榜的旅游目的地,更需考量和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在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坚看来,春运是一场大考,也是一次赢得流量的机遇。他认为,重庆作为超大城市,已经极大地提升了应对大客流冲击的管理效能,数字化重庆建设提升了重庆大客流智能管控与决策能力,通过大综合一体化策略,打通了铁路、民航、公路等不同出行方式的信息及协同组织,实现了对外综合枢纽的“智治”。针对春节旅游流量的不断增加,建议重庆一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加,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的新场景;第二可以聚焦川渝同游的新业态,着力在双城旅游一体化的运营,打造协同的旅游双城数字化服务;同时也可以聚焦在年味更浓的新服务上,包括不断开发周边的乡村春节休闲游,共同来增强重庆的春运旅游竞争力。

春运的万千意象,既能照见个体的细微愿景,也映射出社会发展的宏大图景。而所有宏大图景,都由细微愿景所构成。祝愿春运中的每一位,都能顺利抵达“想去的地方”、见到“想见的人”,达成所愿。也期待,热腾腾的春运,温暖续接百业;流动的城市更加活力满满,奔赴下一场春天。

(重庆广电-第1眼TV 吴霜 邓静 吴静 丁琳 尹力 李波 陈力 报道)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