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共建全民友好型社会】城市与人的“双向奔赴”

12月5日上午,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共建全民友好型社会等工作重点。

其实,在这个会之前,上个月中旬,重庆已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就业群体全民友好型社会”,并出台了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十五条措施。什么是新就业群体?就是随着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的以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就业群体。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新就业群体已有84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1%,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共建新就业群体全民友好型社会,首先要基于他们的群体特点,营造更多的“友好场景”。

44岁的王芳是工作在垫江的一名外卖员,最近气温下降,社区的阳光驿站成为她工作间隙休息的好去处。

除了24小时开放的阳光驿站,垫江还采取积分兑换的形式,鼓励大家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及时上报消防安全、道路隐患、市容市貌等网格事件,既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力量,也赋予新就业群体城市归属感。

在巴南区,骑手雷茂权,从事外卖行业已经6年。雷茂权是热心肠,他不仅主动加入了“先锋骑士”志愿服务队,还是鱼洞街道的兼职网格员。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加入其中,实现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新就业群体和城市的“双向奔赴”,重庆一直在路上。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了5500多个“工会驿站”、1400多座“劳动者港湾”。沙坪坝区,在今年5月创新建设了全国首个“骑手友好街区”。大渡口区上线了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从业数字认证和管理的快捷平台“惠新码”,外卖骑手扫码“秒认证”,解决进入小区“最后一米”的难题。巴南区,针对新就业群体推出了一系列学历、技能提升措施,让他们在“飞驰人生”之外有更多的选择。涪陵区青联与专科医院结对合作,推出“爱心就诊卡”服务机制,外卖骑手可凭卡享受免挂号费、轻微擦伤诊治免费等爱心福利。

这些城市细节里的一桩桩小事,实实在在地暖着人心。不仅仅是新就业群体,友好重庆,还体现在对“一老一小”的守护上。

对于上班族兼带娃的人来说,对开在家楼下的早教托育园,简直是毫无抵抗力。它精准对接0—3岁幼儿,解决了这个小群体上幼儿园嫌小、专业服务机构少、商业机构收费高的痛点。

据高新区虎溪街道复兴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肖文丽介绍,目前这里已经开通的亲子课程,都是属于公益低偿,收费仅为市场价格的1/4。

政府给政策、社区出场地,并在场地的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税费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公建民营、联合办托,双职工家庭的宝妈宝爸们,再也不担心工作日宝宝去哪儿了。这还没完,既然是“老幼共托”,这儿主打一个“既能拖小、又能够托老”。

高新区虎溪街道民政社事岗负责人曾纯余表示,在这里所有的活动都是免费的,把养老和育儿相结合,打造了全市首个以社区为核心,兼具“养老+托育”的“社区+”试点工程。

聚焦老年宜居,截至今年10月,重庆已累计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13个;统筹建设养老服务设施332个;打造敬老爱老示范公交线路13条;轨道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达100%。在为3.9万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同时,将助餐、助浴、助医等35项养老服务,延伸到了老人家门口。

聚焦妇女儿童友好,重庆将“渝好空间”建设,纳入市政府实施的15件重点民生实事。

聚焦青年发展,重庆印发《加快建设全市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方案》。

当然,一座城市的美与友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主动作为,也需要守望相助的凡人善举。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重庆全市有注册志愿者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了21.5%。

在璧山青杠街道,志愿服务集市人声鼎沸,免费的血压检测、磨刀、剪发等服务,赢得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在北碚大明社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带来了趣味十足的英语课。这个叫“北碚星期日英语班”的志愿服务项目,创办于1981年,没有固定教室和教师,但43年来从未间断。在垫江、渝北、荣昌等地的养老院,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推出了各种贴心服务。

重庆大力推进志愿重庆建设,实施志愿“铸魂”“助力”“暖心”“强基”4项行动,培树“渝善渝美”市域志愿服务品牌,实施“渝邻有爱”系列活动143万场次。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志愿服务组织1.63万个,打造品牌项目1300余个,其中,注册青年志愿者达到192.6万人。

人微光,点亮了城市之美。今年1月底,重庆市委社会工作部正式组建,各项工作有章有法开局,全民友好型社会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

在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重庆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斌看来,今天上午的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为共建全民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新的指引和遵循。全民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宏大而又具体到每个个体的实践性概念。在后续的建设中,要从全民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能力和参与能力两个方面,持续发力。增强激发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社会公众建设全民友好型社会的参与能力。创新友好型社会智慧平台及软件在应用场景的普及性、有效性和便捷性,润浸每一位城市主人的生活。

友好的社会氛围,是一个城市的隐形财富。以今天的大会为新起点,我们也期待,重庆的城市治理能更精细,更具包容性、公正性和创新性,让温暖和谐的城市氛围、奋进有为的社会生态,惠及打拼在重庆的每个人。

(重庆广电-第1眼TV 吴春春 吴静 张月藐 李艺 李波 袁媛 翁弋然 综合报道)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