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森林山火、车辆坠江、燃气爆炸!重庆这场“空地一体化”实战演习很“硬核”

“古镇背后的山上怎么燃起来了?”“那边怎么有车辆坠江了?”别慌,这其实是演习模拟场景。11月29日,重庆市“生命至上·2024”灾害事故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实战演习在黔江区濯水镇举行。

微信图片_20241130100053.jpg

实战演习现场。陈沾弟 摄

演习模拟重庆市渝东南某地区因涝旱急转,相继发生山体滑坡和森林山火,造成高速路网中断、通信基站被毁、电力设施损坏,有车辆坠江、游客被困,某居民点被滑坡山体掩埋,某街区发生燃气爆炸等系列灾害事故。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灾害发生后,指挥部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分片区组织森林灭火、地灾救援、人员转移避险、车辆打捞、电力保障、燃气爆炸救援6个科目演习。

微信图片_20241130100122.jpg

直升机江中取水后奔赴森林火情现场。陈沾弟 摄

森林灭火科目方面,现场演习2处发生森林火情,采取统一指挥、空地协同,空中力量打火头、控火线,地面专业力量迅速跟进、逐个歼灭,属地力量配合跟进的方式执行扑救任务,达到了“1+1>2”的效果。

在地灾救援科目方面,指挥部则采用“排危为先,多段开挖,实时监测,协同搜救”的战法进行处置。科目演习调动安能救援队、208地质队等专业力量,配备智能遥控挖掘机、破拆机器人等装备对被困人员进行搜救。

微信图片_20241130100107.jpg

水路转移搭乘的动力舟桥。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在人员转移避险科目方面,此次演习设置古镇游客疏散转移科目,采取水陆两条线路避险转移。陆路转移主要采取自有车辆和公务车辆相结合的运输方式进行人员转移,水路转移搭乘动力舟桥进行转移,为防止人员回流引发次生灾害,指挥部分别在场镇所有进出通道设置警戒管制点,实行24小时驻点蹲守。

在燃气爆炸救援科目方面,设置了燃气火灾现场,采取“无人作战、中心开花、外线进攻”立体化战术快速实施救援灭火作业,待火势控制后再采取“侦检+检漏+维修”的方式进行检漏维修作业。演练出动危化川维队、危化建峰队等危化专业救援队伍,使用侦检机器人、灭火机器人、遥控炮、自摆炮等专业设备进行侦测及灭火。

此外,各级指挥部在数字应急智救平台上,通过智能头盔等设备全面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实时调度作战方案、下达作战指令。同时,基于同一底图开展多方协同标绘,实现态势实时共享分发,空天地立体化全域覆盖、跨行业指挥调度。

据悉,此次实战演习出动了包括在渝国家级专业救援队伍、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市级相关部门、有关驻渝部队等队伍,总人数达1600余人,出动直升机2架,各型装备2300台(套)。

微信图片_20241130100111.jpg

灭火无人机正在作业。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政治处主任宁苇杭介绍,此次实战演习,科目设置、动用力量和各类高科技装备使用,创历年之最,更是首次采用应急管理智慧指挥体系,演习内容立足“全灾种、大应急”使命任务,针对西部地区及重庆市可能发生的山地火灾、危岩地质灾害、燃气泄漏等典型灾害事故进行设置,重点突出应急指挥数字化平台多场景调度指挥,应急力量跨区域机动集结,应急救援队伍复杂环境下实战实训,高科技装备赋能,空地一体协同救援。通过本次演习,提升了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水平,创新了战术战法技术运动,强化了市、区县、乡镇三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磨合了人员装备协调,加快了重庆市应急救援能力整体提升,推动应急救援工作走深走实。

接下来,全市应急系统将加快推进全市应急管理智慧指挥体系建设,加强应急准备,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  作者:陈沾弟 卞凯翔   作者单位: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王铎翰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