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巫溪县专场。会上,巫溪县发言人围绕“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介绍相关情况。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表示,巫溪县正全面融入全市“33618”制造业体系,推动巫溪烤鱼、巫溪老鹰茶、中药材精深加工集群发展。
巫溪烤鱼。
打造“巫溪烤鱼”美食名片
大宁河上运盐的船工发明了巫溪烤鱼,随着巫盐流通,传播到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巫溪“国际烤鱼之乡”荣誉称号,巫溪烤鱼制作技艺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巫溪烤鱼作为“一主两辅”主导产业之一来打造,加快烤鱼预制菜产业研发推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重庆聚惠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巫溪烤鱼特色产业。成功打造大宁古城漫滩路烤鱼一条街,巫溪烤鱼以“味美色香、技法独特”的美食魅力点亮了县城“夜经济”。
在产品研发上,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成立“巫溪烤鱼”文化及技艺研究院,出台了巫溪烤鱼的行业标准,以“巫溪烤鱼”爆款打造带动新型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在“烤鱼”技艺上,培育“巫溪烤鱼”大师,壮大非遗技艺传承人队伍,做靓“巫溪烤鱼工”劳务品牌。在品牌塑造上,深度挖掘“巫溪烤鱼”特色文化,持续举办“国际文化旅游节”品牌推广活动,不断扩大“巫溪烤鱼”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下一步,巫溪将依托巫溪厚重历史文化和“国际烤鱼之乡”品牌优势,按照到2030年打造“十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研发以烤鱼为代表的“百道”巫溪特色菜品,发展“千家”巫溪烤鱼旗舰店,带动“万人”就业,把“巫溪烤鱼”打造成一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美食名片。
老鹰茶百年古树。
打造巫溪“一县一品”爆款老鹰茶品牌
老鹰茶树,学名“毛豹皮樟”。它的茶汤清澈明亮、入口有点微涩,但是随即回甜回甘、樟香浓烈、醇和爽口,具有奇异的“兰麝之香”,在唐朝和明清时期老鹰茶作为“贡茶”使用。
茶树资源好。巫溪降雨充沛、气温适宜,适合老鹰茶树生长繁衍。野生老鹰茶面积位居全市第一,是中国老鹰茶之乡。
茶叶功效好。《本草纲目》里面记载老鹰茶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功效,且无咖啡碱物质,是大巴山地区老百姓的挚爱。有一句话叫“粗茶淡饭”,“粗茶淡饭”中的“粗茶”,指的便是老鹰茶。现如今在重庆,很多火锅店在熬制火锅底料的时候用老鹰茶代替大骨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鹰茶还具有清热解暑、消炎化疾、解酒护肝、降脂降糖、安神生津等功效。
发展基础好。去年以来,巫溪将老鹰茶作为“一县一品”“重庆爆品”来打造,也作为“一主两辅”主导产业来打造,举办“巫溪老鹰茶文旅消费节”,研发推出系列产品60多种,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今年更是在拥有“中国茶界奥斯卡”之称的“中茶杯”茶王赛上,荣获老鹰茶组“六星·特别金奖”“五星·金奖”等9个最高奖项,初步实现了“以茶促振兴、以茶护生态、以茶助增收”目标,为下步打造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前景好。到2030年,可实现“种植规模超20万亩、年产1万吨、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50亿元以上”,让巫溪老鹰茶,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国际影响力”的茶叶产业新品牌。
药材库。
建设巫溪中草药产业高地
巫溪中药材资源富集,历史悠久,是真正的天然药库,相传上古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采百药”。中药材产业始终是巫溪县上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着力推动了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精深加工企业的培育,建成了首个全国道地中药材的野生观测研究站,现有地产中药材2932种,占全市药用动植物总数的50.2%,同时常用中药材达到320种,是全国真正的天然的中药材药库之一。目前全县的中药材占地面积已经达到40万亩,药食同源的产品开发达到100个以上,产能突破1万余吨。
特别是“大宁党参”成功注册地理商标,“巫溪独活”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太白贝母”“巫溪独活”被认定为重庆道地优势药材,黄蜀葵生产基地获评“中国富硒黄蜀葵生产示范基地”,195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1982年被商务部认定为“绿色出口基地县”。2023年巫溪县被授予“中国道地药材之乡”。
下一步,巫溪抢抓国家“渝十味”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培育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产品溯源系统及道地药材基因库建设,积极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让全县中药材在地面积达50万亩以上、产值突破20个亿,再用15年时间实现产值达到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