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学思践悟】以优化四大环境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型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主体。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科技型企业的深度参与,离不开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近年来,重庆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区域创新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创新生态三个关键支撑,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发达沿海城市比较,与科技强国、科技兴市的目标相比,重庆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当前我市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方向,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技术问题,瞄准国家有需要、重庆有能力的领域,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动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

进一步优化政府财政支持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财政支持力度,但仍然存在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强度不足、政府财政投入渠道分散、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性失衡等问题。为此,一是要专设科技型企业财政专项扶持部门,统一全市财政扶持口径,改变当前政府财政投入渠道分散的现状。二是要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增加财政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形成研发经费的政府投入只增不减。三是要调整政府财政资金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支持基础研究、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经费投入,提高财政资金转化为研发经费投入的比率。四是要降低科技创新项目申报门槛,优化项目申报程序,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好科技扶持项目网上行政审批工作,加快推行“一站式”“窗口式”服务模式。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环境。新形势下,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我市科技型企业发展,要围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提供支撑。一是要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强化成渝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平台对接,积极谋划平台共建、政策共通、市场共融、人才共用等工作,加快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交易市场建设,搭建技术交易大平台。二是要整合各项科技创新资源,打通科研院所与科技型企业合作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形式,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整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以及产业园区、孵化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科技创新创业资源要素主体,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联合,打造各类技术创新资源数据库。三是要继续推进科技服务大市场、科技服务云等科技创新服务交易平台建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及其技术专家研究团队与民营科技型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新型研发合作机构、联合技术研发合作基地、科技成果综合转化利用基地等合作平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成长环境。人才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市科技企业创新人才储备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是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重庆英才计划、“三百”科技领军人才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大力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投领军人才。二是要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科技奖励力度。对在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授予科技突出贡献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等,加大奖励力度。三是要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合理流动机制,增进成渝两地高校合作、校企合作、企业合作,实现人才资源优势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和人才聚集高地。四是要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福利待遇。在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基本薪资、住房补贴的同时,通过股权奖励、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改善科研人员待遇,进一步完善企业科技研发人员激励机制。

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企业融资环境。融资过程长、门槛高、成本贵已经成为制约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企业融资环境,提升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程度、专业化水平、运作效率。一是要建立科技型企业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在内源融资基础上,拓展外源融资渠道,支持企业进行商业信用融资,鼓励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资本市场的证券投融资,支持企业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企业间信贷等融资方式。二是要通过政府和市场支持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在政府层面,可以寻求政策性专项补贴、政策性融资担保和相关政府投资来降低融资成本。在市场层面,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依照企业真实完善的信用评价信息,减少担保需求,从而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贵问题。三是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积极引导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担保等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投贷保联动等产品服务供给,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

(作者黎智洪,系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

(稿件原载于2021年01月21日《重庆日报》)

(  责任编辑:徐小婷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