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2020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龚光荣、李洪玉 这对夫妻带动178名群众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日前,江津区致力于推广遗体器官捐献的夫妻——龚光荣、李洪玉,被评为了2020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从忍痛捐献儿子的遗体器官,到夫妇俩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再到带动周边178名群众加入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他们用善良酝酿出新生与希望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时间回溯到2011年8月,龚光荣夫妇唯一的儿子龚莜植退役后不幸罹患上淋巴细胞白血病。缠绵病榻一年多的龚莜植感到治愈无望,在逝世前向父母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爸爸,妈妈,我生病一年多,得到了社会各界捐助,我无以为报,就把器官和遗体捐了吧。”

夫妇俩忍痛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第二天就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前来登记遗体捐献。

2012年9月7日,27岁的龚筱植停止了心跳。按照儿子的遗愿,龚光荣夫妇向重庆医科大学捐献了龚筱植的遗体及眼角膜。4天后,重庆医科大学发来感谢信:龚筱植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帮助了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那一刻,龚光荣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感觉儿子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他还看着这个世界!”

也就是从那时起,夫妻俩深刻体会到遗体器官捐献就是在用爱为生命续航。2014年初,龚光荣、李洪玉前往江津区红十字会,正式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成为德感街道南华社区第一个签订遗体捐赠协议的家庭。

“弘扬人道、彰显博爱、崇尚奉献”,在龚光荣一家三口的遗体捐献证书上,印刷着三个醒目的词语。

尽管遗体捐献利国利民,但在保守的乡邻看来,他们的行为无异于“离经叛道”。

乡亲们的质疑,让龚光荣和李洪玉异常难过。“我儿是为了医疗事业、为了延续他人生命自愿无偿捐献遗体,不是为了钱!”执着的龚光荣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儿子正名,为遗体捐献公益事业正名!

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龚光荣心里形成:何不借此机会,把遗体器官捐献这件事推广开来,为社会留下更多的爱与希望?

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遗体捐献公益事业,只有初中文化的龚光荣多次前往江津区红十字会拿资料、向工作人员请教,疯狂补习专业知识。在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流程后,他又将群众眼中“犯忌讳”的语句编成“言子儿”,或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或前往小区院坝、滨江路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宣讲,降低大家对遗体捐献的“敏感度”。

李洪玉也不闲着,经常带着一家三口的捐献证书和志愿者证书,挨家挨户给群众做工作,讲述儿子捐献遗体的动人故事。

“对生命的珍惜,是让生命以爱的形式延续。”近6年来,在夫妻俩的宣传动员下,已有178名群众签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加入到遗体捐献志愿者行列——他们所在的社区就有111人,他们自己的大家庭里有6人。龚光荣、李洪玉用坚持播下一颗颗爱的火种,留下一个个延续生命的希望。

(记者 张莎)

(稿件原载于2021年01月15日《重庆日报》)

(  责任编辑:徐小婷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