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江津召开,与会嘉宾表示——“双核引领”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涵盖国家中心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使得其建设发展更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双核”协同带动功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5月13日,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江津区召开。该论坛是江津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创始发起、多个机构联合参与的品牌活动,特邀国家部委、高校科研院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关领导、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探索“川渝一家亲,唱好‘双城记’”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双核”引领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高元元发言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承载了以龙头效应带动后发地区同步发展、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任务。

▲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受访者供图

“下一个五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置于未来全球战略形势下谋篇布局,把高水平对外开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水平,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闯出一条中国西部地区开放高地和经济增长极的新路。

关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驻冈比亚前特命全权大使、商务部外事司原司长马建春建议,一是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完善“陆水空铁”多式联运机制,共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群,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二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健全川渝自贸区、国家级新区、高新技术园区、综合保税区、国际合作园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规划、功能、要素等的科学布局、有效衔接机制,共同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三是加快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提升贸易、金融、物流、数字经济、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开放度和竞争力;四是提升内陆开放门户的竞争力和引领性,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为重点,加快集聚高能级市场主体和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五是共建“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打造提升成渝高端展会平台,深化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旅游、科技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区域协同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三年多实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的位次和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态势显著。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关城市要进一步明确在全国、区域及经济圈的现代产业体系分工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协同发展,推进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四链”融合,建立一体化产业政策体系,共同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认为,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联手建设各类数字化创新促进平台,大幅跃升产业发展能级,数智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制造业金融研究院院长邹平座建议,加快对传统产业实施全方位、全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数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实体经济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实现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展。

▲论坛现场。受访者供图

“制造业真正的升级、拓展,以及产业技术延伸,一定都是基于服务业的。”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原校长王忠民建议,发挥川渝两省市超过4万亿元的服务业体量和辐射超4亿人口的超大内需市场优势,协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共建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认为,要发挥“双引擎引领”“周边区域联动”作用,做强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配套在区域,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

川渝两地地理相连、气候相近、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称,川渝两省市要推动川渝毗邻地区联合打造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联合打造成渝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全国旅游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建议,川渝两地要主动、自觉地加强标准化方面的协调、联动,让标准化成为巴渝文化旅游走廊的标识,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共绘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蓝图

川渝两地山水相连,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保联建联治,共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对于共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蓝图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嘉宾参观江津双福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展厅。受访者供图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行和重点领域。”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原司长唐元称,三年多来,川渝两地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协同调整高速公路、内河水运、普通省道的布局规划,合力推进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省际通道布局全对接、建设同时序、标准相衔接。

川渝两地同处长江上游,山同脉、水同源,大气、水、土壤环境相互影响,尤其是两地水系发达,河流湖泊相连相通,是休戚与共的生态共同体,在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夏光发言认为,两地要共同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廊道,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川渝,推进全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共管。

川渝地区民营经济的交流合作基础良好,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往来密切。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忠明建议,搭建川商渝商综合服务平台,营造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亲商护商的良好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区域内统一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保监会政策法规部原巡视员杨再平建议,引导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统筹优化布局,引导国内外资本市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面向我国中西部的综合服务窗口,引导征信机构、评级机构落户,加快实现川渝金融服务一体化、同城化、便捷化,整体提升全域金融服务质量。

(  作者:彭瑜  )

(  责任编辑:卢芳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