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三农”工作找准重庆定位 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未来五年 重庆“三农”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探索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乡融合推动山区库区现代化和“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住守好“三条底线”,大力实施“四千行动”,“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打下坚实基础

守住守好“三条底线”

防止规模性返贫

确保粮食安全

加强耕地保护

实施“四千行动”

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

实施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

实施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

实施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

“一县一策” 推动山区库区强县富民

▲2021年11月30日,大足区宝顶镇东岳村。记者 齐岚森 通讯员 黄舒 摄/视觉重庆(本报资料图)

2月2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为2023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庆“三农”工作定调,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

重庆“三农”工作如何定位?其工作着力点是什么?又该如何加以保障?带着这些问题,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级有关部门和专家。

总结
既肯定成绩也直面差距

▲长寿湖,渔业工人正在进行捕鱼作业。刘福英 摄/视觉重庆(本报资料图)

会议充分肯定了过去5年我市“三农”工作成效。

“这些成效是我们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的基础。”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比方说,近5年来我市的粮食产量每年都稳定在210亿斤以上,油菜产量也实现了“15连增”;农民收入方面,近5年年均增速为8.6%,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313元、同比增长6.7%;农业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乡村面貌明显改观,农业农村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成绩喜人的同时,也需要清醒认识困难和挑战。比如说,去年的极端高温天气,就暴露出我市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仍需要提高的问题;与此同时,产业竞争力不够强,产业链条短、规模小、效益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城乡资源要素流动不畅,双向互进通道还有瓶颈制约。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上述负责人表示,具体到重庆来说,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有许多方面需要迎头赶上,从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释放巨大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

定位
明确“三农”工作重庆坐标

▲2022年6月,秀山,直播带货促销忙。周敏 摄(本报资料图)

肯定成绩,是为了提振信心;正视差距,是为了发力追赶。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的基调既然定下,“三农”工作应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会议用了5个深刻理解把握来回应。”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丁忠兵告诉记者,一是把握“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这个战略定位,二是把握“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个头等大事,三是把握“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这个重要任务,四是把握“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这个根本动力,五是把握“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这个路径方向,“总结起来就是,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就是不圆满的。”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孙凌宇表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三农”既是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同时也蕴含着极大的潜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才能使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重庆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着力
这些事要摆在优先位置

▲潼南区,柠檬加工企业生产线上,工人正在忙碌。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本报资料图)

明确了重庆“三农”工作的定位,具体应该怎样抓好这项工作呢?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从8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重庆“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分别是:着力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推动农民全方位多渠道增收致富、着力打通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通道、着力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着力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之路。

如何贯彻落实?孙凌宇建议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紧扣“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加强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力稳住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强化“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二要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狠抓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三要用好用活改革这个重要法宝。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继续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四要围绕“宜居宜业宜游”推动数字技术向乡村深度延伸。加强数字场景应用,深入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

具体操作层面,相关部门给出了意见。

市农业农村委粮油处负责人表示,今年要进一步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分区县、分品种下达粮食生产任务清单,同时通过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等措施,千方百计提高粮食单产。

市农业农村委乡村产业发展处负责人则表示,将做好荣昌猪、柠檬2个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核查认定和建设管理,继续推进长江上游榨菜、三峡柑橘、脆李等3个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务工是重点——截至1月31日,今年全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就业78.76万人,稳岗就业工作实现开门红。“今年我们还将落实好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交通补贴、稳岗返还等政策,努力将脱贫人口稳在岗位、稳在企业。”市乡村振兴局人力资源处负责人表示。

保障
健全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

▲2022年2月,江津区,青菜头丰收。黄健 摄(本报资料图)

工作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如何保障目标任务的完成?

会议要求切实加强党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责任落实、考核监督、专班推进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加强人才支撑、资金支持、用地供给,放大叠加集成效应。

“组建工作专班,能够形成集智攻坚的更强合力、创新破难的更高质效和以点带面的更好氛围。”孙凌宇表示,从我市目前已组建的专班来看,相关工作都取得良好效果,接下来在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中,也可以参照组建相应的工作专班,逐个研究细化,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拿出“硬核”举措,并坚持清单管理、闭环落实。同时,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设施装备、信息技术等关键支撑,加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

乡村要振兴,资金不可少。今年我市将用好用活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确保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不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引进培育效益高、可持续、群众尽可能多参与的富民产业。

2023年,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成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点。在系列政策利好全面释放的背景下,巴渝乡村也将迎来一系列的重要变革。粮食产业将获得更多的扶持,更多的资源、资金、惠农政策也将为农民实现增收保驾护航。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