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京渝线的餐车:从背背篓发盒饭到扫码点外卖

京渝列车上,乘务员为旅客送餐。邓华清 摄(资料图片,重庆客运段供图)

郑渝高铁重庆段,重庆北至巫山的试运行列车上,乘务员正在为旅客服务。(摄于6月13日)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餐车,堪称火车服务质量的缩影。重庆至北京铁路线路上,近70年运行的不同班列,餐车经历了哪些变化?

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王佐昌曾长时间担任重庆—北京45/6次列车的列车长。他回忆说,当时的餐车只有38个座,根本无法满足旅客需求。

为此,列车只能组织乘务员,用背篓背着盒饭进行分发。背篓一次只能装20盒饭,乘务员要反反复复地跑。同时,旅客都挤在过道上,乘务员行走起来非常困难,一次分发,有时需要4个小时以上。

为解决送餐难题,王佐昌一直在思索。后来,他自己画图,请来两个木工,根据车厢通道的大小做了一个可来回移动的推餐车,这也是全路列车送餐车的雏形。这样,乘务员可一次性送120份盒饭,大大提高了效率。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以及铁路班列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有了更多的选择。

王佐昌所在的9/10次列车餐车提出“列车走新线,服务上台阶”,把抓好餐饮工作列为优质服务重要内容。餐车坚持公开价目表,炒菜坚持验票托盘上桌和推车下车厢相结合。不少中外旅客在意见簿上留言赞美,称“京渝列车饭菜好、生意兴隆香四海”。为了让外宾旅客在列车上更加舒适,他们还专门准备了西餐。餐车的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餐营销售收入翻番。1981年,职工月超额奖由0—15元上升到45—60元。

当列车行驶在京广线上时,北方旅客喜吃面食,他们就多供面条;当列车行驶于陇海西段时,他们根据西北高寒地区旅客喜吃荤菜的特点,多供炒菜;在宝成、成渝线上,他们就加重麻辣味,多供米饭。盒饭还设有病号饭、小孩饭等品种,并为婴幼儿免费加工软食,深受广大旅客好评。

由此,9/10次列车餐食受到各地旅客的欢迎,并逐渐形成了“巴肴渝味”的重客餐饮品牌。

如今,随着高铁动车组的开行,在餐食选择上不仅有各类套餐供应,还可线上点外卖,由沿途供应商为旅客提供各类餐食,餐饮选择更加多样化。

(稿件原载于2022年06年16日《重庆日报》)


(  作者: 杨永芹  )

(  责任编辑:张静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